動福雞蛋一定比較貴? 他熱心發文教辨認撇步

動福雞蛋一定比較貴? 他熱心發文教辨認撇步
有網友發現人道飼養所生產的雞蛋不一定比較高價。(示意圖/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雞蛋是一天三餐中必不可少的食材,而依照蛋雞飼養的方式,雞蛋又可分為有機生產、放牧生產、平飼生產、豐富化籠飼生產、一般籠飼生產等。近日就有網友發現,非籠飼雞蛋未必比籠飼雞蛋還貴,人道飼養所生產的雞蛋不一定比較高價,網友也提醒其他民眾,在購買雞蛋時,可以多注意蛋殼噴印,多看多比較。

市面上的雞蛋以籠飼生產為主,此類蛋價通常較低,是一般消費者購買雞蛋時的首選,不過近日就有網友在「家樂福Carrefour商品網友真心話」臉書社團發文指出,他前陣子看了1部影片在討論蛋價,該影片表示非籠飼雞蛋未必比籠飼雞蛋貴,人道飼養不一定就比較高價。

原PO也在文中解釋,大家購買雞蛋可以注意看看蛋殼噴印,包含溯源編碼和包裝日期,生產方式代碼則列於尾數,一共有5種英文字母「O代表有機生產;F代表放牧生產;B代表平飼生產;E代表豐富化籠飼生產;C代表一般籠飼生產。」

根據「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資料,台灣飼養蛋雞的方式主要有4種,分別是籠飼、豐富化籠飼、平飼及放牧。其中籠飼是台灣養雞業者最主要的飼養方式,產出的雞蛋會直接沿著籠底斜坡滾出,避免雞蛋受到雞糞汙染,方便人員收集,藉此提升雞蛋生產效率又方便管理,能提供消費者較便宜的雞蛋。不過籠飼的空間狹小,雞隻無法伸展、缺乏活動,因此對動物較不友善。

豐富化籠飼則是須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的設施。例如巢箱、磨爪、可誘發雞隻扒地及覓食等自然行為之設施,雞隻也要能在籠內自由活動,且每隻蛋雞所分配到的面積應該超過750平方公分。

平飼的定義,依據農業部訂定的「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每隻雞所分配到的室內面積應超過800平方公分,卻雞隻要能於室內或戶外的床面或地面自由活動。放牧的飼養方式,則還須讓雞隻可以自由進出雞舍及戶外空間,並能夠在戶外奔跑或洗沙浴。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