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畫家預言引地震恐慌衝擊觀光 氣象署:海槽地震機率達8成

日漫畫家預言引地震恐慌衝擊觀光 氣象署:海槽地震機率達8成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其作品中預言2025年7月可能發生強震。(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其作品中預言2025年7月可能發生強震,引發各界關注與討論。根據《NHK》4月26日報導,這則缺乏科學根據的「預言」經由網路迅速傳播,甚至對日本觀光業產生實質衝擊。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出面呼籲民眾理性看待,強調應提升日常防災意識,而非沉迷未經證實的預言。

根據《NHK》報導,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於1999年出版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曾預言2011年3月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該漫畫也提及「2025年7月5日」將發生震央位於台灣、日本與菲律賓海域交界的巨大災難,可能包括地震、海嘯或海底火山爆發。該內容近年因一位日本YouTuber再次提及而廣為流傳,相關影片數量自2023年起激增,截至目前YouTube上與「2025年7月」關鍵字相關的日文影片已超過1400部,總觀看次數突破1億。

報導指出,此預言在海外尤其華語圈迅速擴散,尤以香港與台灣最為熱烈。繁體中文版本的相關YouTube影片已有超過220部,總播放次數超過5200萬次。此風潮已重創日本觀光業,特別是對港旅客的影響最為明顯。

2024年訪日香港旅客創下歷史新高,達268萬人次,惟今年3月已降至20.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滑9.9%。日本與香港間航班也因需求銳減而減班,例如「德島-香港」航線自5月起每週僅維持2班。其他城市如仙台、福岡、札幌等航線亦出現類似情形。

日本氣象廳與各地方政府亦多次出面澄清,強調所有能明確指出地震時間與地點的資訊皆屬謠言。日本內閣府防災部門更於4月24日透過社群平台發文提醒,應隨時確認避難場所與路線、固定家具,並在發生搖晃或發布海嘯警報時立即避難。

對於竜樹諒的「預言」,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台灣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日本與台灣同處地震帶,確實存在地震風險,尤其日本南海海槽未來30年發生規模8.5強震的機率已升高至80%。然而現代科學尚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地點,民眾不應因預言過度恐慌,應回歸日常的防災教育與準備。

吳健富進一步指出,若日本南海海槽發生地震,雖可能引發海嘯,但經模擬其對台灣影響有限。今年的國家防災日演練也因此聚焦於宜蘭縣,強化海嘯應對措施。他說,海嘯波高可能因地形與波能吸收而不顯著,但在地勢平緩地區如海水浴場仍應提高警覺。

此外,台灣東部的琉球海溝與南部的馬里亞納海溝亦屬潛在地震熱區,雖歷史曾發生規模8與7.6的大地震,但因資料有限,難以確認是否具有明確週期。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