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人8月被騙逾73億!3大惡劣手法曝 超逼真「普發1萬」簡訊小心上當

[周刊王CTWANT] 近年來台灣詐騙事件層出不窮,由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每日會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今年8月份全台灣因詐騙財損金額超過73億元,其中嘉義市為受理數增加最多的,而受理案件統計詐騙手法最多的則是網路購物詐騙。
據「165打詐儀表板」數據顯示,全台灣光是在8月份受理1萬5296件詐騙案,因詐騙財損金額為74億4866.9萬元,比7月份減少1127件、11億9233.6萬元。其中詐騙案件受理數量增加最多的則是嘉義市(254件),至於財損金額增加最多的縣市則在台北市(11億8330.2萬元)。
8月份詐騙案件受理數量總共有1萬5296件,從中依受理數量排列,發現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網路購物詐騙」有3427件,財損金額2億3543.4萬元;其次是「假投資詐騙」有2139件,財損金額達34億6595.4萬元;接著則是「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有1236件,財損14億2636.1萬元。
詐騙集團的招數往往隨著時事推陳出新,近期大多數民眾都很關心「普發現金」,打詐儀表板分享最新的詐騙案例,有民眾滑手機突然收到「普發1萬」的領取教學簡訊,雖然覺得可疑還是點連結查看,豈料,網站外觀仿造政府機關官網,要求填寫姓名、身分證字號等個資,接著要求輸入金融帳戶或信用卡資訊「驗證」,佯稱為了避免冒領,才新增此驗證程序。
幸好民眾機警,想到政府驗證程序是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並非使用金融帳戶資訊,之後又注意到影片中有簡體字,判斷應是詐騙手法;民眾將此事分享給身邊友人,發現不只他一人收到詐騙簡訊,事後主動撥打165專線通報,提醒警方宣導,以防其他人受騙上當。
針對這種詐騙手法,打詐儀表板呼籲大眾,政府機關不會以簡訊傳送連結,要求輸入個資,千萬不要在不明網站輕易輸入個資,甚至是金融帳戶資訊。內政部警政署解析詐騙話術,歹徒傳送假普發現金教學影片,內含網站連結,要求到網站輸入個人資料登記領取普發金,甚至以優惠方案吸引;假網頁聲稱要驗證身分,需輸入銀行帳號或信用卡號;當被害人發現沒有領到錢,並已被盜刷鉅額時,往往為時已晚。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