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高溫爆表、南方擾動醞釀 週末花東屏東降雨增

[周刊王CTWANT] 雙北地區於10月1日再度迎來酷熱天氣,白天有連續出現36℃以上高溫的可能性,中央氣象署針對臺北市與新北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提醒民眾嚴防中暑與熱傷害。除雙北外,今明兩天全臺多數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以晴到多雲為主,午後南部及部分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氣象署評估,2日、3日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的熱帶擾動,有機會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並不排除進入南海後增強為颱風。雖然目前距離臺灣仍遠,但3日與4日可能因外圍水氣影響,部分地區降雨機率將明顯增加。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分析,自1日起至7日,太平洋高壓主導天氣,全臺大多晴朗炎熱,北部白天高溫甚至上看37至38℃。他提醒,中午前後紫外線落在過量級甚至危險級,民眾必須加強防曬並注意補水。午後部分山區仍有短暫降雨。至於3日與4日,隨熱帶系統通過呂宋島與廣東外海,南方水氣增多,恆春半島及花東降雨機率將升高。
《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目前該熱帶擾動仍在整合階段,最快2日或3日可能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進一步進入南海後便有機會成颱。雖不會直接侵襲臺灣,但外圍雲系將自3日起影響東部及南部。屆時花蓮、台東與屏東將出現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山區也有零星降雨。4日雨勢範圍會進一步擴大,中南部山區與花東、屏東皆可能受波及。
張竣堯指出,隨著低壓逐漸遠離,5日與6日水氣減少,僅恆春半島及中南部午後山區有短暫陣雨。到7日風向轉為偏東風,東部與恆春半島仍會有局部短暫降雨,中南部山區午後則持續有雷陣雨的可能。
模式預測方面,美國數值模式(GFS)模擬顯示,這股熱帶系統可能偏西北西移動,5日經呂宋島後逼近海南島北側與雷州半島,再進入廣西及越南北部;歐洲模式(AIFS)則在7日20時模擬臺灣東方海面將另有一股擾動往西接近。由於各國模式差異仍大,氣象單位強調需持續觀察,並提醒民眾留意後續最新預報。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