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退休金虧多少? 民團推四大基金氣候損益計算機
氣候變遷對於生活環境的影響讓人有感,令人意外的是,氣候變遷也對退休金帶來衝擊。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EJF)為使民眾切身感受退休金受氣候衝擊風險,推出「政府四大基金氣候損益計算機」,讓民眾計算自己的退休金到2050年時的虧損狀況。

四大基金均未有積極氣候行動
氣候危機也會影響退休金?EJF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Solution for Our Climate(SFOC)、台灣青年氣候聯盟、350 Taiwan、Protect Our Winters Taiwan、寶島淨鄉團等公民團體,4日聯合召開記者會指出,根據試算分析,政府四大基金(中華郵政儲金、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若不積極揭露氣候相關財務,亦不從高碳排產業撤資,到2050年,民眾退休金恐縮水超過30%。
EJF氣候專案主任陳庭毓強調,四大基金管理總資產高達15兆元,是全民的資產,應該成為推動台灣2050淨零轉型的助力。EJF新聞稿指出,台灣多數民間金融機構已依循國際標準,持續強化氣候財務資訊揭露,但政府基金尚未被課予相關的法律義務或政策要求。該監管缺口將使上千萬名勞工、公務人員與退休族群暴露於不必要的風險。
試算30歲青年退休金虧32% 退撫基金減損最為嚴重
為使民眾有感氣候變遷對退休金的影響,EJF推出「政府四大基金氣候損益計算機」。該計算方法假設個人於24歲開始工作,每月固定提撥薪資6%至政府基金,退休前年薪假設年增2%,65歲退休且不再提撥投入本金;為簡化計算,模型以四大基金年化報酬率約為6%為基準;此外,此試算僅呈現至淨零目標年2050年的結果。

《環境資訊中心》以年齡30歲,且2024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30歲平均月薪4.55萬去計算,發現到2050年,新制勞退、勞工保險、退撫基金減損超過三成,其中又以退撫基金減損36%最為嚴重。再以不同年齡與薪資去測試可發現,0~40歲不論平均月薪多少,資產都會顯示將減損32%,直到41歲後減損比例才會增加。
陳庭毓受訪解釋,由於計算機只看到2050年,以及65歲以上不再提撥投入本金的設定,「若是看現在41歲的人,到2050年他會是66歲,超過65歲,代表那一年不會再有本金投入,亦即他就只剩下過去累積的資產去滾,但是氣候風險造成的減損比例其實是逐年增加的。」她強調,每個人薪資不同,但是每一年受到基金減損的影響比例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希望讓大家可以更切身,以及用2050年作為檢核點。」
陳庭毓說明,這套計算方法背後採用的是NGFS氣候情境分析,且做的是靜態資產假設,除了未考慮通膨影響外,也假設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狀況、碳排量從現在到2050年皆不變,影響基金資產減損的關鍵在於碳費造成的財務衝擊。
計算方式也以碳費最高的極端情境去模擬,2030、2050年的碳價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分別約為3790元、3萬4886元,再以內差法取得其餘年份碳費金額。
9月底前於LUSH門市累積公民行動
為促進訴求推動,EJF聯合美妝品牌LUSH與開放文化基金會(Open Culture Foundation, OCF)發起公民行動,呼籲勞動部、銓敘部與中華郵政,立即完善基金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並制定明確可行的化石燃料及高碳排產業撤資時程表。
9月底前,LUSH全台11間店舖將設有專區,邀請民眾參觀了解倡議訴求,並於貼紙版貼上「永續金幣」透過公民行動表達支持。EJF預計將於10月遞交訴求給相關主管機關。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奇諺 報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