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癱瘓到重生 她用行動翻轉命運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人生有時跌得猝不及防,但有的人選擇站起來,活得比從前更燦爛。58年次的李秋慧,曾是家中支柱,亦是母親、妻子與女兒多重身分的實踐者。十年前,她白手起家經營飲料店,以一杯杯茶飲養活一家大小,也守著年邁母親的病榻。她總說:「忙,就是生活的味道。」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中風,將她推入人生的谷底,連起身如廁都成奢望。

透過公立就業單位協助下重返職場。(記者廖承恩翻攝)
清晨起床那一刻,右半身失去知覺,整個人動彈不得。她回憶當下心情:「我以為這輩子就到此為止了。」原本能幹的她,轉眼間成了需要家人扶持的病人,四年漫長的復健歲月,如同一場沒有終點的拉鋸戰。她自述曾陷入長期的憂鬱與無助,「我以為我已經沒用了,但那時還有一點點不甘心。」這份不服輸,成了她重新出發的火苗。
四年後,她拖著復原中的身體踏入虎尾就業中心,迎來人生的轉折點。就業服務員黃子庭的出現,成為她心靈的照明燈。「我那時怕被嫌棄,怕自己動作太慢,但黃小姐總是告訴我,我的勇敢,是別人學不來的專業。」在一場場傾聽與鼓勵中,她開始相信自己還有能力。考量其家庭經濟壓力與身體負荷,黃子庭推薦她投入居家照顧產業,不僅工作彈性,還能申請勞動部的就業獎勵金。

李秋慧正式成為居家照服員,負責簡易家務、備餐與陪診等服務。(記者廖承恩翻攝)
今年5月,她正式成為居家照服員,負責簡易家務、備餐與陪診等服務。她說:「我雖然無法扛重物,但看到長輩笑容,我感覺比做生意還實在。」從被照顧者轉變為照顧者的歷程,她形容為「奇蹟」。她以過來人身分,更懂得同理心的可貴,長照機構主任黃珮欣讚賞道:「她對個案特別有耐性與溫度,這是別人無法複製的特質。」
虎尾就業中心廖家偉主任指出,勞動部推動「照顧服務就業獎勵措施」,目的在協助失業者重返職場,並補足長照人力缺口。只要是符合資格的失業勞工,透過公立就業單位媒合,受僱於合法照顧機構者,最高可領取新臺幣10萬8,000元獎勵金,最長可申領18個月。這不僅減輕經濟壓力,更是一道重新出發的跳板。
從臥病在床到重新站上工作現場,李秋慧用行動證明:再大的挫敗,只要不放棄,就還有翻盤的可能。「現在的我,珍惜每一天,比以前更踏實、更快樂。」她說得雲淡風輕,卻句句鏗鏘。虎尾就業中心呼籲,若您也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別怕走進來,這裡有你重新出發的契機。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廖承恩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