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買棉花棒遭控違法!女子「2年後被抓」坐牢再罰10萬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台南一名陳姓女子兩年前曾在淘寶網購買棉花棒,事隔多年竟遭警方持拘票上門逮人,不僅被帶回警局羈押一晚,還得繳交新台幣10萬元罰鍰。事件引發熱議,不少網友也紛紛探問「棉花棒到底能不能買?」對此,海關與衛福部相關單位也釋出說明。


根據《中視新聞》報導,陳女當年在淘寶花費約480元,購入20包棉花棒準備自用,商品卻在通關過程中遭海關銷毀。原以為事情就此落幕,未料兩年後,卻有警方上門表示她涉嫌違反醫療器材相關規定,若不配合將被通緝。她只能無奈跟著員警回到派出所,在羈押室度過一夜。



淘寶買棉花棒遭控違法!女子「2年後被抓」坐牢再罰10萬


示意圖/台南一名陳姓女子兩年前曾在淘寶網購買棉花棒,事隔多年竟遭警方持拘票上門逮人。(擷取自 freepik)


陳女回憶,當時她人在國外,並未接獲海關或主管機關通知,也不清楚曾收到任何公文。突然被以「違法進口」為由拘提,還要支付近200倍的罰金,讓她感到錯愕與不滿,氣憤質疑:「2年前的事現在才來罰,政府真的有這麼缺錢嗎?」


其實,有關醫療器材網購的規定,一直是民眾關注焦點。過去在臉書社團「台灣淘寶人」中,就曾有網友提問「棉花棒是否能購買?會不會觸法?」有資深買家指出,一旦商品包裝上標示有「滅菌」、「無菌」、「醫療用途」等字眼,即可能被歸類為醫療器材,進口將受嚴格限制。


根據財政部公告,依據《醫療器材管理法》第25條規定,進口醫療器材須事先向衛福部申請查驗登記,經核准發給許可證後方可輸入。若未依法申請,依第62條規定,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處新台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


基隆關補充說明,部分醫療器材若屬個人自用,且數量符合衛福部公告標準,則可免除輸入許可。例如:棉花棒每人每次最多可攜帶200支,OK繃限60個、日拋隱形眼鏡限單一品牌與兩種度數共60片,這些「免證配額」每人每半年僅能使用一次,超過即可能違法。


海關提醒民眾,網購前應仔細檢視商品屬性與包裝標示,尤其醫療器材的定義範圍廣泛,稍有不慎就可能觸法。若不確定商品是否需輸入許可,建議至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相關規定,或直接向海關窗口詢問,以免誤觸法網。


更多引新聞報導
夜班保全性侵女房仲!帶頂樓「脫衣拍片、猥褻撫摸」強行肉身抵債
啦啦隊女神突宣布停工!認「身體遇到問題」球迷超擔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