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專家轟人禍!花蓮堰塞湖潰堤釀14死 縣府延誤撤離惹議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受到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光復鄉遭遇暴雨沖擊,馬太鞍溪堰塞湖在23日溢流,洪水傾瀉市區造成重大災情。截至目前,已有14人罹難、多人受傷,一度傳出上百人失聯。災情慘重之際,科技專家許美華直言,這場悲劇「不是單純的天災,而是人禍」。

圖/科技專家許美華直言,這場悲劇「不是單純的天災,而是人禍」。(翻攝 徐榛蔚 臉書)
許美華24日晚間透過社群平台發文,痛斥花蓮縣政府未能及時落實撤離責任,讓居民付出生命代價。她指出,中央政府在事發前36小時內已經九度催促花蓮縣府進行撤離,但地方政府卻未確實通知居民,導致許多家庭來不及逃生。她強調:「堰塞湖因豪雨溢流是天災,但14條人命的損失,是地方政府的失職。」
焦點也集中在花蓮縣長徐榛蔚身上。據了解,她在事發前一天仍身處韓國,接獲內政部長劉世芳電話後才緊急返台。災民不滿撤離警告未落實,甚至在殯儀館現場怒嗆縣長,質疑縣府反應過慢。外界批評聲浪持續升高,要求地方政府說明責任歸屬。
此外,立委傅崐萁建議以爆破方式處理堰塞湖,也引發爭議。前內政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明確駁斥此提議,認為「堰塞湖量體過大,爆破恐引發更嚴重後果」,並強調唯有引流才是可行解方。他提醒,若處置不當,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災難。
許美華進一步點名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其在評論事件時,僅追究中央責任卻避談地方政府失職。她指出,這場災難是一面「政治照妖鏡」,揭露出部分政治人物的冷漠與缺乏責任感。
綜合各界反應,本次花蓮洪災不僅造成嚴重人員傷亡,也引爆政治攻防。中央強調事前多次警告地方執行撤離,地方則面臨民眾質疑與輿論壓力。隨著救援行動持續,外界將持續關注失聯者搜救進度,以及責任歸屬的後續調查。
- 記者:許皓庭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