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害頻傳「為何台灣沒發生」?背後真實狀況曝光
(記者洪承恩/綜合報導)近期日本多地爆發「熊害」事件,已造成13人死亡、逾百人受傷,引發當地恐慌,也讓台灣網友好奇討論,台灣同樣有原生黑熊,為何較少聽聞人熊衝突?事實上,雖然台灣的黑熊族群規模遠小於日本棕熊,衝突案例確實較少,但仍偶有黑熊闖入山區部落、誤中陷阱或與人發生對峙事件。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統計,今年1月至今共接獲14件黑熊通報,其中5件涉及人熊衝突,顯示人熊接觸風險仍在增加。
討論起源於PTT上一篇文章,網友提到日本熊害頻傳,甚至出現在居民區,讓防熊噴霧與警示鈴熱賣;反觀台灣雖然同樣有黑熊,卻很少聽聞衝突,「難道台灣的熊比較乖嗎?」然而,多數網友認為主因與「熊的數量、棲地範圍、人口密度與人類活動方式」相關。台灣黑熊族群規模偏小,且活動區多位於較深山地帶,相較日本棕熊更少直接進入人類生活區域。


圖/日本近期熊害頻傳,已經有13人命喪熊口,這也讓台灣的網友好奇,為何台灣沒有熊害。(擷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不過,今年仍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衝突案例。今年4月,花蓮卓溪鄉一隻黑熊連日闖入部落捕食雞隻與犬隻,巡守隊員於現場喝斥時遭黑熊作勢攻擊,只能開槍自衛。雖然黑熊逃離後隨即展開救援,但最終因傷勢過重被執行安樂死,引發外界對「人熊共存」的討論。

圖/日本近期熊害頻傳,已經有13人命喪熊口,這也讓台灣的網友好奇,為何台灣沒有熊害。(擷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除了直接衝突外,今年14起通報中,多數黑熊是因誤入陷阱或與人為狩獵、誘捕行為相關。保育協會指出,黑熊本身對人並非主動攻擊,只要感知到人類,多半會選擇迴避。真正引發攻擊的情況,多與人靠太近、受到威嚇、或保護食物來源與幼熊有關。
保育團體提醒,若在山區或家戶附近遇見黑熊,不要大聲驚嚇、也不要丟擲物品或做出威脅動作,而應保持面對熊的姿勢、緩慢後退至安全處。如果需長期在山區活動,可攜帶防熊噴霧、鈴鐺或播放音源,讓黑熊提前避開人類活動區域。
更多引新聞報導
網瘋傳「裸擁照」疑似王子粿粿 浴室比對照曝光!名嘴揭關鍵一致處
姐弟戀破局!星光女星控國手夫「勒暈她還出軌閨蜜」 崩潰喊話:這段婚姻不要了
- 記者:洪承恩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