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親戚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社會上核心家庭的風氣形成,各自小家庭獨立維生,以往大家庭逢年過節熱鬧滾滾的景象不復存在,再加上近期許多手足爭產事件產生,連帶「最後的親戚」一個個也減少了。


案例之一:雅茹和大表姊失聯


外婆生下舅舅和媽媽,舅舅家兩男一女,媽媽只生雅茹這個女兒;從小因為是獨生女,因此碰到表姊,兩人就是玩在一起,彷彿親姊妹。


不料,在外公、外婆連續生病過世後,舅舅明顯疏遠媽媽,當時雅茹離家在台南成大唸研究所,不明白親戚為何不來往。


媽媽常說:「唉,兄妹一場,沒料到最後是這樣。」,雅茹研究所畢業後,有一回,她決定探究事因,因為連大表姊也失聯,Line上就是已讀不回,相約見面的話,也總是推辭有事。


有一天,雅茹鼓起勇氣向爸爸旁敲側擊,連爸爸也只漲紅著臉說:「不提也罷,遺產又不是他一個人的,怎麼吃乾抹盡,全不照顧自己的妹妹。」


真相大白後,只見媽媽內心氣惱,卻不爭不吵,媽媽最後的七年,在失智和肺腺癌折磨中逐日衰弱至死。



最後的親戚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案例之二:家蒂和手足失聯


家蒂的爸爸一娶再娶,家蒂是第三任老婆所生,爸媽離婚後,爸爸又娶一位外籍新娘,生了一個兒子後,終究還是離婚了。


爸爸的兒女總計六個,家蒂排行第五,兄弟姊妹根本不熟,也各自在某個城市的家和他們的媽媽過生活。


爸爸不負責的人生,讓家蒂決定獨身主義,也極盡心力照顧拉拔她長大的媽媽。


如今,將近40歲的家蒂接到警察局通知,說是有位剛過世的男性遊民,80餘歲,曾在遊民收容所留下家蒂的姓名、電話……


看到媽媽已垂垂老矣,家蒂不忍心報告爸爸過逝的消息,認過屍,辦完手續,家蒂陸續想找回其他的手足,大家送爸爸最後一程,不料,翻出舊黃的聯絡本,打過去的電話,不是沒人接,就是兇巴巴的回答:「搬走了!」


這些根本沒有Line的手足,究竟跑那裡去了?想到這些流著相同血液卻彼此不聞不問,只能說是「無緣的親戚」啊!


案例之三:淑禎分文未得


振凱是電腦工程師,自從老爸過世後,他經得老婆同意,把媽媽從老家屏東邀到竹科附近住。


媽媽是虔誠的佛教徒,長年茹素拜佛,心存善念,當振凱終於弄清楚——10年前,媽媽和三個舅舅鬧翻的來龍去脈,他更加敬佩媽媽不爭不貪的精神。


按照民法,媽媽在阿公、阿嬤陸續過世後,和三個兄弟可以合理合法得到遺產,更何況兩個老人家最後十多年都是媽媽一肩扛起,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


兩個長輩陸續過逝,突然鬆懈的媽媽若有所失,也出現各種病痛,脊椎嚴重受損、膝蓋退化、夜不成眠、食慾不振……


打抱不平的振凱,有時和老媽坐在客廳話家常,只見老媽提到三個舅舅就是語氣無奈地說:「他們小時候都是我照顧,沒想到長大會變成這樣。」


這就是人生,怎麼連「最後的親戚」都做不成啊?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