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健康人生!臺北醫院:胃內水球助找回自信陪伴家人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明明吃得不多,體重還是降不下來,每次站上體重計都覺得信心被打擊!」年近50歲的李先生回想過去一次次的努力,卻失敗的減重過程,無奈與挫折像影子般揮之不去,也讓他逐漸喪失對自己的期待。



愛回健康人生!臺北醫院:胃內水球助找回自信陪伴家人
圖/張琮承醫師說明特殊水球放置時呈現扁狀,從口腔放入胃部後注入生理食鹽水才成為水球狀,置放時間約30分鐘。(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供)

身為職場主管的李先生,深知外貌與健康攸關形象與效率,特別是BMI已超過32,三高風險逐漸逼近;他曾嘗試坊間盛行的瘦瘦針、針灸埋線等方式,卻無法穩定維持成效,直到前往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肝膽腸胃科諮詢後,才找到新的希望,接受醫療團隊建議,採取「胃內水球」輔助療法,短短兩個月就成功減重7公斤,不只健康數值向好,精神狀況也明顯改善。


肝膽腸胃科張琮承醫師表示,「胃內水球」是介於藥物治療與減重手術之間的選擇,適用於BMI超過30的超重者,亦可作為術前預備,先行減重以降低手術風險,療程方式為透過內視鏡進行約30分鐘的微創置放,將400至700毫升容量的特殊水球置入胃部,降低胃容積並產生飽足感,減少攝食量;水球可在體內維持最多12個月,期間需定期回診追蹤,評估狀況並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


李先生分享,療程剛開始的三天會感覺胃部脹痛、有些噁心,但後續不適感逐漸緩解,食量也自然降低,「以前上班吃飽就想睡,現在頭腦清楚,精神也變更好!」他還開心地說,體力變好了,現在可以陪孩子玩半小時不喊累,「以前還沒十分鐘就喘到不行,只能求老婆來接手」現在老婆都說我瘦了好,瘦了健康,能陪孩子久一點。


張琮承醫師特別提醒,胃內水球雖屬微創療程,但仍可能造成噁心、嘔吐、腹脹等副作用,需搭配專業團隊定期回診追蹤,才能降低風險;他強調,這種減重方式不僅在於快速瘦身,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模式,透過醫師與營養師的協助,幫助病人達成長期目標,真正找回健康與自信。


更多引新聞報導
中秋急救生命接力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藥師守護孕婦安全
智慧護理再進化 部立臺北醫院紅燈鈴秒回應病人零距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