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6名學生參訪礦場意外溺亡 烏努格吐山浮選槽安全疑慮受關注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7月23日上午10時20分左右,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浮選工藝時,因現場格柵板突然脫落,不幸墜入浮選槽中。經全力搶救後6人雖被撈起,惟均已不幸溺亡,另有1名帶隊教師受傷。事發後,當地政府、東北大學及中國黃金集團等單位緊急啟動善後機制,針對事件原因展開調查。
根據官方資訊,烏努格吐山銅鉬礦於2008年獲頒採礦權,為露天開採型礦場,作業地點位於內蒙古滿洲里市西南約22公里。該選礦廠浮選車間曾在2024年由官方聲稱達成「安全事故零紀錄」,並完成格柵板更換工程。然而,早前中國黃金官方報導亦指出,該浮選廠曾因泡沫溢流管路硬化堵塞而出現作業問題,需人工作業解決,顯示系統性風險未能完全排除。截至目前,涉事企業拒絕媒體採訪,表示一切以官方通報為準。
格柵脫落釀學子命喪浮選槽,安全承諾淪為空話?這起發生於內蒙古礦場的學生參訪意外,震驚教育界與工業界。六名年輕學子僅是前往實地觀摩選礦流程,卻因一塊「格柵板」脫落而命喪浮選槽,讓人不禁質疑,該企業所謂的「零事故目標」,究竟是嚴謹管理下的成果,還是包裝過的數據?
根據過往資料,浮選車間曾進行過格柵板更換作業,而這次事故正與「格柵板」有關,不得不讓外界聯想到工程品質與日常巡檢是否存在疏失。學生墜入設備運作區域,也顯示參訪動線與危險防護存在重大漏洞。此外,學生並非具備工安訓練的一線人員,企業是否建立妥善的參訪規範?是否允許學生接近危險設施?這些都是事後調查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事件發生後,中國黃金方面婉拒媒體採訪,以「以官方消息為準」作為回應,雖符合程序,卻也引來外界對其處理透明度的質疑。
對教育單位而言,安全不該僅止於行前簡報或簽署文件。面對高風險產業現場,學校是否曾對行程進行風險評估與排查,也有責任說清楚。學生參訪原為促進教學與實務結合的良善設計,卻因一次鬆動的格柵板,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未來,不論是企業、學校或主管單位,若無法真正將安全當作第一原則,類似事件恐難避免。事件留下的,不只是失控的現場與6條年輕生命,更留下一連串令人不安的問號!(圖/翻攝自網路)
- 記者:好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