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代溝?/劉光軍

劉光軍
想了好久好久,也沒有想出一個合適的題目,就像下面的故事一樣,讓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糾結。因此,我只能暫時用“這就是代溝?”來做題目了。
甲辰夏日的一天,上高中的孫女放假回來了。在吃了晚飯之後,她走到我身邊,有些羞澀的說:“爺爺,俺同學想要你的詩集,你可以送給她一本嗎?”她好像怕我不同意似的,接著又補充到:“她是我的同桌,也是我的好朋友。”我聽了,先是一愣,在我的潛意識中好像現在的孩子大都不會喜歡詩歌這一類東西的。我抬起頭看著她。“你的同學喜歡詩歌?”我有些不相信的追問了一句。“是的。”“她不光是喜歡,有時候還會自己寫一些。”聽孫女這麼一說,我才知道這有可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子。在高中階段的孩子,一般都會對陌生的事物感到好奇,正是朦朦朧朧看世界的時候,所以,偶爾涉獵某個領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她怎麼知道我會寫詩歌的?”“我告訴她的。”我這時想起前幾天孫女讓我幫她寫過一篇短文,說是學校佈置的任務,要求還必須是文言文。可能是因為這篇短文的緣故才產生的結果。所以,我沒有猶豫,直接就給了她兩本我的詩集。一本是《半燭堂吟稿》,一本《半燭堂詩詞集》。
再次放假回家後,孫女有對我說:“爺爺,俺同桌說沒想到高手就在我身邊,還說咱爺爺真牛!還問我能不能加你的微信。”我聽了,感覺沒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就同意了。
“爺爺好,我是劉卓兒的同桌。”
“聽小卓兒說你也愛好寫詩歌,很好呀。寫了給我看看,我也許能幫到你的。”
“謝謝爺爺,平時在學校學累了會寫一些打發時間的,不過我文筆挺菜的……”
“愛好寫作的孩子一般都會很優秀的,堅持下去,必有所獲。”
“嗯嗯,我會堅持努力的,謝謝爺爺的教導。”
說到這裏,我又不知道該怎麼和她繼續了,我從來也沒有想到過我的語言竟是如此的貧乏。究竟是所謂的“代溝”造成的,還是我真的缺少語言溝通的能力。一時間,我竟然再也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去和她交談,於是,我真切地感覺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尷尬。
在這之前我很自信,感覺和誰溝通都沒有問題。無論是什麼年齡段的人,我都會找到用最適合的語言方式去和他們溝通。這次的尷尬讓我感覺到了“代溝”的障礙,感覺到了不管你怎麼去努力,都會有跟不上時代發展那一刻。這就像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雖然語言相同,但思想認知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縱然彼此有著交流的意願,但卻苦於找不到能夠相互碰撞的辭彙,行不成共振,沒有了流暢的共知,就會出現交流上的“磕巴”,就會使本來可能會出現的愉悅變成一種“負擔”,從而彼此都失去交流的興趣。
她不會因為和我交流而一下子進入我所熟悉的世界,而我也不會因為遇到她而一下子擺脫幾十年的積累,重新回到豆蔻年華。這樣的交流只能是彼此都小心翼翼,儘量用對方能夠接受的一切去實施自己的意願。這樣的交流一般都會陰天,花落流水,杳然而去。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