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藏情誼「雲起阿里山•月圓東錢湖」寧臺跨海影像交流正在寧波舉行

【記者 蔡叔涓/綜合 報導】「雲起阿里山·月圓東錢湖」跨海影像交流活動9月27日上午正式在寧波開幕,活動由寧波、臺灣兩地多個攝影協會和社會團體共同承辦,是4月份兩岸攝影人助力鄉村振興活動暨「鹹祥鎮攝影基地」揭牌儀式的姊妹篇章。
臺灣主辦方負責人林先生看著往來參觀的人群,語氣裡滿是感慨,他表示,每一次的兩岸攝影展交流活動,都是讓兩岸攝影師的手,越握越緊!就像他手裏握著的那本厚厚的影相集 —— 裡面夾著過去幾十年前前往大陸城市交流的老照片。

▲攝影展以光影為兩岸情誼與文化交流注入新的視覺動力。
長期在鄞州打拼的臺商鄭先生,特意提前趕來參加活動,他指著臺灣攝影師吳老師的作品表示,「這裡的每一幅作品都有故事!照片是引子,真正目的是讓兩岸情誼落地生根,以後要常來常往,把合作路子越走越寬。」他指出,寧波咸祥鎮蘆浦村的蝦塘,薑山鎮走馬塘古村的青石板路,都是寧波的「寶藏」。
展場內展出的寧波當地攝影師作品,也能讓更多臺灣人看到寧波鄉村活力,照片裡的景色串成「兩岸鄉村遊線路」,讓臺灣遊客去寧波看蝦塘、逛古村。再用寧波竹編工藝裝進凍頂烏龍茶,非常有有特色、有意義。

鏡頭藏情誼「雲起阿里山•月圓東錢湖」攝影展串起寧台兩岸情誼。
據瞭解,此次展覽共展出 120 幅作品,是寧波與臺兩地深化文化合作的重要實踐,既是城市與鄉村發展的生動縮影,又是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的詩意定格。當東錢湖的粼粼月色與日月潭的朝霧馬頭相映,鏡頭裡承載的不僅是兩岸的文明之美,更是傳統文化的代代傳承。
臺灣的劉女士表示,此次展出延續兩地藝術對話,以光影為媒邀兩岸友人共賞寧波山水之韻、人文之美,見證時代發展的蓬勃生機,也是用鏡頭表達對家園、對鄉愁的共同眷戀,用光影為兩岸情誼,也為兩岸文化交流注入新的視覺動力。
在展廳角落桌子上,擺放著多種兩岸口味的月餅和小點心,散發香甜氣息。大家逛累了就停下來嘗一塊,現場顯示的「阿里山」與「東錢湖」的字樣格外清晰,就像兩岸互相交流的情誼!(照片記者蔡叔涓翻攝)
- 記者:淑娟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