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人帶狀皰疹風險更高

帶狀皰疹多發生於50歲以上族群,且疼痛感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天氣炎熱,部分人可能突然感到皮膚單側刺痛或灼熱感,甚至出現紅疹與水泡,以為只是小毛病或蚊蟲叮咬。但醫師提醒,夏季高溫或身體疲勞等因素,可能會使免疫力下降,潛伏在神經節的帶狀皰疹病毒增加了活化機會,且近期有研究顯示,曾罹患帶狀皰疹,失智症風險也較高。
馨生醫療體系院長蘇俊源醫師指出,帶狀皰疹及其復發多發生於50歲以上族群,免疫力低下或慢性病患者風險更高,典型症狀多單側沿神經分佈,伴隨刺痛、灼熱或麻木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疼痛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僅影響睡眠,也可能干擾日常生活與工作。
蘇俊源提醒,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早期症狀,如皮膚刺痛或異常敏感,應及早就醫,及時治療,減少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身體疲勞害免疫力下降 醫:疼痛伴隨刺痛感
而夏季高溫或身體疲勞等因素可能使免疫力下降,增加潛伏在神經節中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活化的機會,出現帶狀皰疹症狀。蘇俊源說,病毒活化後不僅造成皮膚不適,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影響睡眠與日常生活。
蘇俊源提到,疼痛常伴隨灼熱或刺痛感,即使紅疹消退後,神經痛仍可能持續存在。
不過,近期有觀察性研究顯示,曾罹患帶狀皰疹的人群,失智症風險可能較高。蘇俊源說,帶狀皰疹病毒活化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慢性發炎,對腦部健康產生潛在影響,但目前研究多屬觀察性,尚無法確定病毒或復發本身直接造成失智,因此仍需謹慎解讀。
蘇俊源提醒,這類研究結果可作為健康資訊參考,但不應視為預防失智的直接依據,建議民眾若曾罹患皮蛇,應關注自身認知功能變化,並與醫師保持追蹤。
此外,帶狀皰疹不僅影響皮膚與神經系統,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可能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等症狀。蘇俊源建議,需特別注意生活作息與營養補充,以減少病情加劇。
對於高齡或免疫力較弱的人士,若曾罹患帶狀皰疹或出現早期症狀,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以降低再度發作及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相關新聞
大學生逾8成想接家教!為了生活費 每月平均可賺1.3萬
孩子猛一撞!30歲媽鼻骨折 醫示警1隱藏危機:很多人以為是小傷
不只熱量爆表!營養師揭「5大地雷食物」:腎臟也在哀號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