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NOWNEWS越洋專訪YouTuber以色列美角約阿咪,談她戰爭下對以色列的觀察,以及養育孩子成為她的精神支柱。(圖/翻攝自以色列美角)

[NOWnews今日新聞] 加薩爆發戰火2年,NOWNEWS專訪台以商會秘書長溫峻瑜,近距離理解以色列政經局勢,解析以國戰爭下,經濟逆勢成長原因。聆聽Youtuber以色列美角約阿咪,戰爭下用影片記錄生活、育兒成精神支柱。


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台以商會秘書長溫峻瑜接受NOWNEWS專訪,解析以色列如何在戰爭下讓經濟逆勢成長的原因。(圖/溫峻瑜提供)

溫峻瑜,艾德斯科技董事長、台灣以色列商業文化促進會秘書長 溫峻瑜口述/記者陳偉周採訪整理

這幾年在以色列投資的經驗,我最深的體會是,以色列在戰時仍能維持企業韌性。以我服務的自駕與輔助駕駛供應鏈Mobileye為例,戰事爆發後,許多員工甚至高階主管被徵召回去打仗,但公司員工仍在「不影響全球客戶服務」的前提下維持營運。

戰爭期間,飛往以色列航班一度減少、當地民眾在火箭來襲時,需躲進防空洞避難,但以色列因農糧自給率高、攔截(鐵穹)系統防禦有效,以色列社會秩序很快回穩,展現出企業與社會韌性。

以色列擅長於把資源投向價值鏈頂端,他們不是製造大國,而是憑原創技術吃下高毛利。全球逾300家跨國企業在當地設研發中心,台灣企業也不例外。例如華邦、新唐在此設R&D(研究與開發中心)。此外,上銀旗下大銀微併購精密平台公司、研華設點等。另外,機車品牌光陽、三陽藉經銷據點深耕以國,站穩市占率。


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台以商會秘書長溫峻瑜(右1)長年在以色列投資經商,是以色列與台灣企業合作的重要推手。(圖/溫峻瑜提供)

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根據以色列特拉維夫TA-35指數,以色列在以哈戰爭迄今,股市交易漲勢屢創新高。(翻攝自Google財經)

以色列的產業面向多元,從資安、AI、醫療與醫材、科技農業到遊戲軟體均衡發展,這也解釋了戰時經濟仍能展現彈性。

這些年我常思考台灣與以色列如何在企業合作上互補。台灣擅長製造與供應鏈管理,但平均毛利偏低,以色列擅長從0到1的原創概念值得台灣企業借鏡。

因此,我提出3大建議,首先讓台灣與以色列新創結盟或併購,快速取得關鍵技術。第2,「你來想、我來做」,把以色列構想落地為具競爭力的產品,之後再將研發產品進行量產。第3,善用台以「共同研發計畫」的資源,2國政府各自補助團隊,企業自籌與政府補助各半,降低風險、加速產品開發量產。雙邊貿易額近年屢創新高,2國代表處與台以商會發展成信賴夥伴。

今(2025)年11月中旬,我們將再度率團赴以色列進行企業考察,9天行程聚焦無人機、AI與先進製造,也會走訪集體農莊(Kibbutz),同時觀摩以色列滴灌技術如何在社區裡孵化。過去15年來,我們率團參訪,深知信任與管道的重要,透過參訪找到關鍵人進而投資。

給台灣企業的啟示是,先把自己做強(Be Strong),當你的技術與產品位居關鍵,世界會主動靠過來。學習以色列接受錯誤與創新的土壤,讓工程與商業結合、同時追求高毛利與全球市場,讓下一輪AI、資安與醫療等機會,讓我們擺脫「毛3到4」低獲利模式,將台灣企業推向高獲利的世界產業。


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NOWNEWS越洋專訪Youtuber以色列美角約阿咪,談戰火下,她對以色列當地的觀察。(圖/翻攝自Google Meeting)

以色列美角約阿咪,以色列旅遊部落客,經營Youtube頻道、著有《以哈戰殤》 以色列美角約阿咪口述/記者陳偉周整理

我長居以色列,同時做自媒體與寫作。戰後2年,我的生活經常在空襲警報與恢復常態之間擺盪。這場戰爭並不是單一戰線的衝突,不只有來自加薩地區的哈瑪斯組織,實際上以色列有7大戰線,包括以色列北部的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極端組織哈瑪斯、葉門叛軍胡塞、約旦河西岸的恐怖分子、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什葉派民兵組織。

每當警報響起,我們全家就躲進入住家、大樓、公園與車站所設置的防空洞。根據以色列建築法規,1992年後所蓋的新屋多半有防空洞,但並非人人家中都有。例如行動不便長者、育多名幼兒的家長,當飛彈來襲,怎麼逃命始終是這些他們每天面臨的壓力。

手機App警示砲火轟炸,通常會提早數分鐘發生,會在15分鐘後解除,人們在避難處互道再見,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與生活。戰爭爆發的第1個月後,商場大多已恢復營業,但民間經濟仍疲弱,以色列召回預備役,這讓創業者收入中斷,不少家庭承受經濟壓力,然而以色列幣值新謝克爾與新創產業仍相對穩定。

我曾走訪加薩邊境的Kibbutz(集體農莊),聆聽倖存者指著彈孔,講述10月7日戰爭爆發那天,恐怖份子如何闖進家門。也聽見堅信和平、長年接送加薩病童就醫的人道工作者遇害的消息。聽他們訴說悲傷的故事,總會讓我感到難過。

以色列社會能區分「加薩人」與「哈瑪斯」。前者有孩子與未來,後者是恐怖威脅。被擄走的人質不只有以色列人,還包含外籍旅客與穆斯林等,以軍的救援行動沒有本國與外國之分。以色列街頭至今每週仍有抗議,這裡是民主社會,對國家發展方向而各自發聲。

資訊戰是另一個戰場,部分報導傾向把加薩苦難是由以軍所造成,卻淡化10月7日的戰爭起點,是由哈瑪斯激進份子,率先攻擊無辜的平民,才會釀戰事。看待戰爭,必須回到歷史脈絡。

面對戰爭的心理調適,大家都一樣。成為媽媽後,陪伴孩子成為生活中心,每3小時要餵奶換尿布、帶他們去公園散步等。孩子天真笑容成為我的力量,照顧他們既是新的壓力來源,同時是我最好的解壓途徑,藉此轉移戰爭注意力。


以哈戰火下的她 YouTuber為母則強
Youtuber以色列美角約阿咪,戰爭下用影片記錄生活。(圖/翻攝自以色列美角)


相關新聞


以哈戰殤1/加薩6.4萬人死淪廢墟 獨訪紅新月會戰火第一手告白


以哈戰殤2/NOWNEWS專訪駐以色列代表 帶國人撤離遇空襲


以哈戰殤3/解析以國經濟逆勢成長 YouTuber戰火中為母則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