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懶人包】台北市等「7縣市」防空演習將登場 城鎮韌性演練「地區、時間、重點」一次看懂

漢光演習在7月9日登場,一直到18日為止,統合三軍部隊要進行10天9夜連續操演,並於15日起在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島實施「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舊稱:萬安演習),而今天(17日)將是北部7縣市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新竹市進防空演習。
國防部本月1日舉行記者會說明,相較於以往,本次演習規劃延伸至應對灰色地帶襲擾,著重於持久作戰等作戰階段,並補充「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及「警政服務APP防空避難」規劃。
防空演習部分,國防部說明,演習將於15日至18日採「分區異時」方式,依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島順序實施演練。各地區於演習當日下午1點30分至2點(東部及外、離島於10點至10點30分)實施警報發放、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防空警報解除後,接續由地方政府及參演的民防團隊實施「救濟站」、「急救站」及災害救援等演練。
7月15日
地區:中部(7個縣市)
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
時間:下午1點30分至2點
7月16日
地區:南部(3個縣市)
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時間:下午1點30分至2點
7月17日
地區:北部(7個縣市)
縣市:宜蘭縣、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時間:下午1點30分至2點
7月17日
地區:東部及外(離)島(5個縣市)
縣市: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
時間:上午10點至10點30分
國防部也提醒,民眾聽到防空警報時,須優先就近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若周邊無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可尋找堅固且遠離窗戶區域,依「兩牆原則」實施避難。若未遵守《民防法》第21條、《防空演習實施辦法》第12條規定,未配合防空演習命令的管制及演練,各地方政府可依《民防法》第25條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國防部指出,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等3場次城鎮韌性演習,整合「全民防衛動員、防空、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演習,並將10天9夜「漢光演習」的進程,縮時於1天完成兵棋推演、防空及綜合實作等演練,以強化地方政府對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
至於「演練構想」部分,國防部指出,演習想定規劃自灰色地帶襲擾起,區分平戰轉換、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持久作戰等作戰階段,完整演練防衛作戰各項軍事行動與軍民整合作為。演練階段及課目為:
1、平戰轉換及備戰部署:為因應敵情威脅挑戰,演習想定向前延伸至應對灰色地帶襲擾,依國軍戰備規定,演練立即備戰操演、提升加強戒備及平戰轉換機制,誘導三軍部隊遂行各項備戰部署工作,以應對共軍犯台可能行動威脅。
2、聯合反登陸:設定共軍聯合火力打擊與登陸船團海上航渡場景,國軍以保持區域局部空優,遂行要域飛彈防護為重點,並藉聯合情監偵手段建構擊殺鏈,遂行海、空協同及遠距精準打擊,對敵登陸作戰的關鍵戰力進行有效攻擊。
3、濱海暨灘岸戰鬥:模擬共軍對台發起登島作戰,三軍兵力依作戰任務編組,聯合遂行濱海打擊、近岸防禦、反空(機)降、要域火殲及城鄉守備等關鍵行動,檢視聯合作戰整體效能。
4、縱深防禦:共軍地面部隊持續向內陸突入,本島各作戰區結合縱深地區城鎮、地形優勢布設多重阻絕,遂行反資敵及逐次抵抗作戰,並持續以聯合火力對突入敵軍、港口、機場行政下卸部隊及後續登陸船團實施打擊,檢視重層縱深防禦部署具體作為。
5、持久作戰:國軍藉衛戍作戰及核心防衛確保各要域安全,另由部會主導進行「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演練關鍵基礎設施防護、防空疏散避難、戰災搶救、戰傷救護及災民收容等重要課目,提升整體社會防衛韌性。
針對演練重點,國防部表示,基於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所獲經驗,除了持續檢視去中心化運作、整體後勤支援、連續及聯動原則、交戰規則等項,並強化下列重點課題演練:
1、臨機快速決策程序:透由臨機狀況發布,誘導指揮官及幕僚組織啟動快速決策程序,掌握戰機即時下達決心,以肆應實際作戰需求。
2、強化聯合行動同步效能:審視台澎防衛作戰各項聯合關鍵行動,確立各型部隊支援與被支援關係,並藉聯合行動同步矩陣,使任務編組單位採取協調一致行動,強化聯合作戰效能。
3、建構分散備援韌性:因應共軍對台關鍵戰力實施滲透、破壞與聯合火力打擊風險,各級部隊除落實分散開設、多重選址與訊跡管理等戰力防護工作,將藉持續機動與敏捷應變機制,提升部隊指管及戰場存活韌性。
4、模擬實戰場景演練:三軍部隊除以人員、裝備現況設計演練課目,並參據4月份電腦兵推敵台灣交戰戰力數值,發布各作戰階段輔助狀況,磨練各級指揮官及參謀組織綜合考量敵情威脅與部隊戰損、戰耗,進行戰力重整或轉採應變計畫,模擬真實戰場景況實施演練。
5、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2025年「同心35號」演習結合實兵演練期程,各編實、擴編動員部隊均實施14日教育召集(7月5日至18日),並區分守備及後備等類型動員部隊,務實檢測後備戰力恢復時長,其中將以步兵206旅為主體,驗證旅級部隊動員效能。
6、軍民整合協調運作:以國軍聯合作戰機制鏈結縣市聯合應變中心,持續策進軍民整合協調程序,並排訂阻絕設置及反資敵授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與軍、公、民營醫療能量共享等軍民整合課題實施演練,強化全民國防意識。
7、軍事行動授權機制:為利三軍部隊獲取備戰部署行動先機,藉明確劃分各項軍事行動授權時機與等級,使支援、被支援單位在指管中斷或複雜戰場環境下,均能確按其作戰任務,去中心化執行軍事行動。
8、法律支援軍事行動:為使國軍各項軍事行動符合國際及國內法規,強化各級在武裝衝突中遵守人道法之信念,演習期間將以法律因素作為作戰任務考量要項,確保各級指揮官在預應威脅或武裝衝突時的正當性。(責任編輯:呂品逸)

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的演練規劃表。(國防部提供)
(延伸閱讀:全民防空演習7月中登場 「全聯」加入模擬避難演練)


防空演習手機告警訊息內容。(國防部提供)
- 記者:上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