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上的平行調 - 你不可不認識的女性作曲家

西方諺語:「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
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魔鬼藏在細節裡」,那個看起來最不起眼的部份,很可能就是最主要的關鍵,綜觀西方音樂的歷史洪流,我們所學習到的,大都是以各樂派知名音樂家為主;巴洛克一定會想起巴赫家族、韓德爾;提到古典樂派,腦海裡馬上浮現的是莫札特可愛的身影,以及他慈祥的海頓爸爸;貝多芬則是永遠不朽的樂聖;浪漫樂派,不外乎是李斯特、蕭邦、孟德爾頌、舒曼他們;國民樂派一定會有葛利格、柴可夫斯基;馬勒是永久的西方巨人,印象樂派德布西、拉威爾……,如果我們把時光倒流,確切地回到每個時代,就能夠發現,除了這些所謂「主要的」作曲家以外,或許在當時還有一些和他們聲勢並駕齊驅的作曲家,只是在現代比較少被提及,甚至是被遺忘,那麼,就讓我們重新定義水平,找出那些藏在細節裡的關鍵,暫且先忘卻那些「主key」作曲家吧!


音樂史上的平行調:你不可不認識的女性作曲家
女性作曲家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的女性作曲家:賓根‧希爾德(Hildegard von Bingen Hildegard,1098~1179),她是神學家、作曲家、作家、女修道院長、哲學家、科學家、醫生、語言學家及博物學家,是當時相當有智慧的女性,除了希爾德外,還有一名在12世紀末義大利出現的女作曲家伊莎貝拉(Isabella)也算小有名氣,由於當時女性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甚少,阻斷了婦女接觸音樂的可能性,因此,自然而然地,女性作曲家的數量較少。直到文藝復興,關於女性的教育觀念漸漸轉變,特別是家境富裕女性,開始得以接受各方面的知識教育,樂器演奏和音樂學習更是教養良好的表現,因此,在16世紀到17世紀這段期間,女性音樂家漸漸多了起來。經由各方學者不斷努力,近代為我們挖掘出的各時期女性作曲家也越來越多,在音樂學者艾倫(Aaron I. Cohen,1976~)於1987年所編寫的《國際女性作曲家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Women Composers)中所列舉的女性作曲家如下:文藝復興時期荷蘭的芭莎(Bertha Jacobs|Suster Bertken,1426~1514)、德國的安娜(Anna von Köln,1480~1530)、義大利的孟德莉娜(Maddelena Casulana,1540~1590);巴洛克時期義大利的弗蘭倩絲卡‧卡契尼(Francesca Caccini,1587~1641)、芭芭拉‧史特拉齊(Barbara Strozzi,1619~1677)、安東妮亞.班伯(Antonia Bembo,1640~1720)、卡翠娜(Caterina Assandra,1570~1610),德國的蘇菲亞‧伊莉莎白(Sophia Elisabetha von Braunschweig,1613~1667),法國的伊莉莎白-克勞德(Elisabeth-Claude Jacquet de la Guerre,1665~1729);古典時期莫札特的姊姊安娜(Maria Anna Mozart)、奧地利的瑪利亞‧泰瑞莎(Maria Theresia von Paradis,1759~1824)、波蘭的瑪麗亞‧秦瑪諾芙絲卡(Maria Szymanowska,1789~1831,她是蕭邦之前波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鋼琴史上最早的專業炫技名家之一)、德國的安納‧阿瑪利亞(Anna Amalia von Preußen,1723~1787)、荷蘭的葛特德(Gertrude van den Bergh,1793~1840)……而許多曾被歷史歲月埋沒的女性音樂家們,如今得已慢慢重見天日,也讓我們深信,這分芳名錄,還會不斷地增加著。


音樂史上的關係調:失落的男性作曲家
介紹完女性作曲家,我們同樣也要關注那些曾經輝煌,但被後人遺忘的男性作曲家,女性作曲家被遺忘,可以說是傳統社會及兩性不平等的過去所導致,那麼,男性作曲家被遺忘的原因是?……

被歷史洪流遺忘的作曲家舒茲
舒茲(Heinrich Schütz,1585~1672)是德國巴洛克中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父親是德國當地的財主,自小家境優渥,因此獲准進入貴族學校就讀,習得了拉丁文、希臘文及豐富的人主義知識,同時他也因天生優美的童聲,13歲時便擔任少年聖歌隊的團員。之後投入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門下,學習複音合唱及義大利牧歌的作曲手法,加布里埃利也視他為得意門生,1612年死亡之前,把心愛的戒指轉送給舒茲。學成歸國的舒茲擔任德勒斯登樂長,所創作的合唱曲規模開拓至五到七聲部。自覺不足的舒茲於1628年再次前往義大利,向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學習單音音樂的作曲手法。舒茲創作的歌劇《達芬妮》(Dafne)是第一齣以德文寫作的歌劇,可惜這齣歌劇的樂譜並沒有能保存下來。他的主要貢獻在於宗教音樂,是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音樂的聯接者,其亦為德勒斯登的文化象徵。

嫉妒天才的薩利耶里?
薩利耶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的成名與臭名,都拜電影《阿瑪迪斯》所賜。這部描寫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生平的音樂電影,將薩利耶里塑造成忌妒天才的庸俗作曲家。事實上,薩里耶里1774年成為義大利歌劇院樂隊長和作曲家,1788年擔任奧地利宮廷樂隊長,任期長達36年之久,他師承加斯曼(Florian Leopold Gassmann)與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能以自如運用德、法、義三種語言寫作歌劇,其歌劇作品也為同時代人所喜愛。他是一位有禮貌與修養,品格高尚的音樂家,絕對不像電影般傲慢自大,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教育家,曾培育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舒伯特(Franz Schube)、徹爾尼(Carl Czerny)、李斯特(Franz Liszt)等作曲家。

巴黎音樂院院長:凱魯碧尼
凱魯碧尼(Luigi Cherubini,1760~1842)生於佛羅倫斯,28歲後轉往法國發展,創作許多法式大歌劇,歌劇《米狄亞》張力強大的劇情架構與創意獨到的管弦樂,緊扣人心。貝多芬認為他是同時代最偉大地作曲家。後因法國歌劇沒落與拿破崙不合,將創作轉為教會音樂,成為古典樂派重要教會音樂作曲家,其曲風保守,並崇尚義大利傳統的風格。凱魯碧尼同時也是巴黎音樂院的院長,自是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後輩作曲家,然白遼士(Hector Berlioz)卻打破了他的教師形象,兩人時常針鋒相對,相互嘲弄,也成了音樂歷史上一樁趣聞。


(全文詳見《MUZIK古典樂刊》第49期)
MUZIK古典樂刊服務專線 02-25775860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