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傳承解構 老物新風 專訪考工記工作室 范承宗


范承宗。一位屢獲國際重要獎項肯定的年輕藝術家,2015年成立考工記工作室,專長於裝置藝術、雕塑、傳統工藝、產品設計與策展。身體裡住著老靈魂的他,著迷於挖掘隱藏在傳統器物中以時間凝結而成的智慧。不捨這些無形資產將隨物件一同逝去,致力以藝術與設計繼承,從傳統中學習創造。

●2019 Shopping Design雜誌 年度時人、人文百景
●2019 Lavie雜誌 台灣創意力100雙年獎年度風格創意人物
●2018 Taiwan Tatler雜誌 Generation T年度50大優秀青年

●2019 德國Red Dot Award: Brands & Communication Design – Winner
●2019 德國Red Dot Award: Brands & Communication Design – Winner



問:為何會選擇竹子來進行藝術創作?
答:我是工業設計背景出身,原本喜愛的是新科技、新材料、新技術,傳統手工藝其實從來不在我的關注範圍內,2013年的時候,文化部旗下的工藝中心舉辦了一個計劃,邀請10位藝術家與10位設計師來從事創作,最後完成的作品有機會前往義大利展覽,而我因為想去義大利看一看,所以決定參加選拔,且非常幸運的被選入10位藝術家之中。

在小組分配時,我本來希望接觸玻璃、陶瓷這一類的材料,沒想到被主辦單位指派向一位製竹師傅來學習,當時我對於竹子並沒有太多好感,因為從小接觸到的竹製品多半是免洗筷或上亮光漆的一些粗糙商品,往往給人廉價、免費的不良印象,但當我真的用心請教師傅之後,才發現台灣許多傳統老器物,特別是容具、農具類,許多都是以竹子製成的,而在製造過程中所展現的細節與美學可能比成品還更加吸引人,於是我越來越想去探索這些老物的製作方式。

回想以往參觀博物館時,也會看見許多台灣傳統老器物被陳列出來,不過完全沒有興趣去留意,而當我了解它們的製作方式後再回頭看,突然發覺怎麼每一個物品都那麼有趣?充滿了非常多讓人感到好奇的訊息,於是我開始渴求更多的資訊,陸續到南投竹山學做竹編竹椅、去高雄鹽埕學做蒸籠、前往南投伊達邵部落學做魚筌(一種放在河流中捕魚的陷阱)…等,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體悟到手工藝是無法依賴圖片或文字、文本傳給下一個人的,只能透過身體去記憶,親手經歷後才能把相關的技法留在腦袋裡,然後手把手的傳承下去,我認為這種方式相當浪漫,因為如今老師傅們所熟稔的技術已然無法得知最早是由誰所創造出來的,但依然藉由一代傳一代的型態延續至今,如同生命的繁衍遞嬗一般,只不過隨著老一輩人才的凋零,加上社會需求的減少,老物在市面上越來越少見,如果未來這些手工藝真的無聲無息消失,實在太可惜,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能夠透過哪些方法來保存這些文化,如果是紀錄片導演會利用他的鏡頭、田野調查者會撰寫論文,而我身為藝術設計工作者,利用自己的創作來喚醒大眾對於傳統手工藝的熱情,似乎是責無旁貸的行為,於是我踏上了這條旅程。



問:正如您所說的,許多人對於竹藝品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因此您的創新作品靈感又是從何而來?
答:我認為親自去學習老物該如何製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會觀察到大量的細微訊息,親身去體會工具握在手中的重量或感覺、材料經過處理加工後的變化,以及它的使用範圍限制,會帶給我很大的啟發,進而深入了解傳統工藝的組成方式,在尋訪手工匠人的過程中,我經常訝異於許多老物的製程工序竟如此神奇,但光從成品是無法發現其中曾經歷哪些故事或步驟,所以我在進行創作時根本不需要太費心去尋找主題,透過學習製作老物的過程,就能賦予我相當豐富多元的靈感來源。

舉例來說,蒸籠或魚筌的生產方式相當精緻細膩,但我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這兩樣物品,但難道學會了它們的製作工藝後就只能用來做這些固定的產品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會針對技法加以借用並轉換,或許可以製成燈籠、燈具、鏡子、空間裝置等,讓這些寶貴的技藝不一定要被關在原始的框架之中,而是能夠跳脫出來運用在新的地方,打造出截然不同的尺度與功能,我想強調的是唯有徹底了解傳統之後,才能進一步去解構它,同時從無到有「長」出新作品,創作之道,本該如此。



問:您有製作小型器物,也有製作大型地景藝術,請問對您來說這兩者的差異為何?
答: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是手工製作完成,但差異之處在於小型器物可能一次做上百個,不知道會被誰買去?被帶去何處使用?購買者有可能是法國巴黎的一位貿易商或是澎湖望安的一位漁民,正因為無法預期它所在的環境,所以設計重點在於產品本身的造型以及材料、美學的演繹形式,還有針對工序會加以特別處理,以讓其在複製過程中比較容易完成。

而大型地景創作則像是量身打造的藝術品,依照當地環境與文化特色所製作,例如我當初接受邀約去日月潭或苗栗從事地景藝術製作,我就會先帶領團隊到現場去了解當地有什麼快要消失的手工器物,然後從中汲取創意,再衍生出後續的發展。另一方面我也非常在乎大型藝術品的未來結局,例如我參與了2月台中燈會的作品設計,考量到燈會活動僅為期2週,且地點也是臨時租用的,那麼當燈會結束後作品要如何處理呢?直接拆除丟棄嗎?這豈不是另一種資源浪費?

於是我以魚筌為主軸,拜訪台中地區4間農會,找來100多位當地的叔伯阿姨,教導他(她)們手工製作魚筌,總共完成200座,然後每一座都以卡片標示創作者姓名與居住區域,接著運到燈會現場組合成一個大型裝置展出,當燈會結束,就將其就地分解,再專車載回還給原創作者,讓他(她)們自行帶回家用來養雞養鴨、種花蒔草,充分與自然融合,這樣一來不僅顧及了環保,也趁機讓魚筌的製作方法能夠藉由這種方式寫入100多位台中人的身體裡。



問:您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獲得國際關注的原因?
答:記得曾經有國外媒體在報導我的參展作品時,有網友留言問說到底這些作品是古董還是新設計?他們分辨不太出來,或許這是因為自己的創作技法本質上是源於傳統老物的製作過程,所以自然而然會帶有一種特別的氣質,雖然長相很新,但又具備古董才有的歷史氣息,於是造成一種視覺上的衝突感,令人感到混淆,我將這些疑問當成最佳的稱讚。

此外,假如把作品比擬成人的話,有自信的人當然才會受歡迎,若是缺乏自信,只想透過一昧的模仿建立虛假形象來討人喜歡,那麼終究會被揭穿真面目而遭到排斥,我的創作取材於台灣傳統老物,本來就與別國文化在本質上有所不同,在當前的世界中,只要將本土化做到極致,就是國際化的另類詮釋,因為絲毫不用去討好或取悅誰,而是真正做自己,自然而然就能打造出獨特風格,可能也因為如此,才讓我的作品得到較多人的注意。



問:未來您還會嘗試以其它的材料來進行創作嗎?還有什麼新的計劃嗎?
答:其實一直以來,我的創作材料從來不侷限在竹子,當然目前這是我的特色之一,但實際上,我在乎的是從一個老器物的角度出發,了解其製作方式,例如這幾年來我學習以藺草來編織草鞋、研究古書的裝訂手法等,也將從中獲得的知識運用在不同的創作中,像是參與誠品書店30週年慶所特別打造的藝術裝置-「Reading,a bridge 讀橋」,便融入東方中式線裝幀工藝手法,將1000多本由再生紙製成的平扁書本手工拼接成氣勢磅礡的書橋,希望藉此持續開拓全新視覺美學領域。


我與團隊列有一張清單,上面列出許多我們認為值得挑戰與研究的老物件,諸如鑄鍋、打鐵等,未來也將持續展開學習之旅,不斷深入挖掘傳統老物的內涵。進而讓創作材料擁有更多元的可能。至於在新計劃部分,除了繼續從事藝術創作之外,過去一年我們與Nike、Apple等廠商合作,今年也受百富威士忌邀請,推出限量僅12座的 |富•竹|百富春節禮盒,同時在下半年還將與另一家知名度極高的品牌合作,我很高興的是看見越來越多國際性品牌對台灣在地創作感到興趣,而我們也會好好把握這些機會,讓台灣的本土美學躍上國際,被更多人所欣賞、重視,相信對於提升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也會有很大幫助。


id SHOW好宅秀居家設計平台:https://www.idshow.com.tw/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