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五大孕期不適症狀!發生原因&舒緩方法一次了解

懷孕時受荷爾蒙影響,孕媽咪的生理狀態也會隨之改變,懷孕初期到後期,容易出現孕吐、抽筋、疲勞、便祕等狀況。邀請專家一一說明這些症狀的發生原因,以及提供舒緩方法,盼能陪伴孕媽咪走過這段煎熬期!

懷孕本是件喜悅的事,只是少部分孕婦卻因身體的劇烈變化,而感覺渾身不對勁,造成心情不美麗,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賴廷榮表示,懷孕初期,荷爾蒙的改變,讓身體出現諸多不適症狀,這都是正常的,孕婦不要勉強自己,就讓自己好好休息,有助於舒緩這些不舒服,享受懷孕所帶來的感受。

孕吐.受體內hCG濃度影響
孕吐,也就是你我常聽到的「害喜」,自古以來被視為判斷懷孕的關鍵,賴廷榮醫師指出,懷孕後,女性體內會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這激素的濃度會持續爬升,約在懷孕6至8週開始造成孕吐,11至12週來到高峰期,這時症狀通常最為嚴重,隨後激素濃度會慢慢減少至一個穩定的基期,症狀就開始緩解。「所以孕婦會感覺到噁心想吐,就是因為體內hCG的濃度增加。通常會在12週之後逐漸緩解,極少數孕婦會出現一路吐到生,甚至是妊娠劇吐等狀況。」



如何緩解?
1.即使想吐,仍要進食不要空腹,避免胃酸過多,造成胃發炎。把握「少量多餐」方式,減少空腹時間,多少會感覺舒服一些。
2.進食模式,採乾溼分離,比如說,吃完飯菜後,間隔一段時間再喝湯,避免食物遇到水在胃裡膨脹,造成飽脹感。
3.儘量避開過於油膩、辛辣口味的食物,倘若孕婦有特別的口味偏好,像是酸類食物,有助於抑制噁心的感覺。
4.水分一定要喝足,避免因多次嘔吐而造成脫水情況。
5.以中醫角度來說,可適當按摩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中點往上三橫指寬處)、天樞穴(位於肚臍兩旁,離肚臍約兩寸的位置),能減緩噁心想吐,也不會影響到懷孕狀態。
6.得知懷孕後,每日固定補充75毫克的維生素B6,能降低孕吐發生率。

恥骨聯合痛.與鬆弛素分泌有關
為了預備生產,懷孕後體內會釋放些許鬆弛素,使得孕婦的骨盆及韌帶放鬆一些,以便容易生產,這時孕婦容易明顯感覺到腰痠背痛,越到懷孕後期,多數孕媽咪會反應恥骨聯合痛,感覺每走一步路都是煎熬!

賴廷榮醫師表示,隨著孕肚變大,孕婦的重心變得不是很穩定,為了托住向前變大的肚子,保持身體重心,肩膀與胸部會往後,造成背部過曲,「長時間的姿勢不良,為腰部帶來不平均的受力,進而孕婦就會感覺到腰痠背痛,再加上孕肚的重量往下壓,恥骨痛也會開始出現。」

至於腰痠及宮縮如何分辨?賴廷榮醫師說明,腰痠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與孕媽咪習慣的姿勢有關,而宮縮則是有規律性的收縮感,同時會伴隨腰痠,即使換了姿勢,也無法獲得有效的緩解。



如何緩解?
1.日常維持良好的坐姿及站姿,讓身體各部位獲得平均的受力,有助於減少痠痛,同時也避免久站或久坐。
2.建議在孕肚明顯變大,約在懷孕28週左右使用托腹帶,改善骨盆施力不平均的情況。
3.睡得好,讓疲累的身體得到最佳的休息,台灣女性平均體重較輕,臀部支撐力相對來說較弱,選擇較有支撐性的枕頭及床墊,或是使用孕婦枕作為輔助,減少睡覺時的身體壓力,也能提升睡眠品質。
4.避開任何有跟的鞋子,雙腳擁有平均的受力,能大幅降低腰痠背痛的發生率。
5.補充足夠的鈣質,讓骨骼獲得良好的營養。

口腔問題.孕前就該維持清潔習慣
「曾有研究指出,孕婦患有牙周疾病,與發生早產機率存在相關性。」賴廷榮醫師表示,懷孕中期開始,胎兒的骨骼開始發育,需要仰賴母體的鈣質,也因此許多孕媽咪發現缺鈣問題,進而影響牙齒,出現鬆軟且容易脫落,而孕吐所造成口腔內的酸性物質增加,也會讓牙菌斑出現變化,而增加蛀牙機率,發生牙周疾病的風險也會藉此提高,「因此建議孕媽咪,日常就要維持良好的口腔習慣,不要等到懷孕後才開始!」

如何緩解?
1.目前國健署有補助孕婦洗牙服務,建議孕媽咪定期前往牙科檢查,日常使用牙線清潔,才能徹底消除牙菌斑。
2.甜食是造成蛀牙的最大原因,也會讓妊娠糖尿病等疾病風險增加,孕期應減少甜食的攝取。
3.儘量少喝碳酸飲料,其中的氣泡會使得胃脹氣,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進而引發更多的口腔問題。
4.懷孕期間禁止吸菸喝酒,這樣做不僅傷害胎兒,也會破壞牙齒。
5.日常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增加骨骼密度,加強牙齒的穩定度。
6.懷孕期間不要害怕看牙,有任何口腔問題,只要事前與牙醫做好討論,醫師都會有適合孕婦的治療方法。



便祕.黃體素讓腸道蠕動變慢
談到便祕,多數孕媽咪很有感,越接近懷孕後期,胎兒成長速度變快,賴廷榮醫師說明,子宮的前面是膀胱,胎兒壓到就會造成頻尿,子宮的後面是腸道,壓迫太久,就會導致便秘的發生,「此外,也因為懷孕體內黃體素的分泌,有助於放鬆子宮的肌肉,也放鬆了腸胃道的肌肉,進而導致蠕動變慢,糞便就不容易排出。」

該如何判斷是否出現便祕問題?賴廷榮醫師表示,可參考自己的排便經驗,假如排便時有明顯疼痛感,排出的糞便硬又乾,或是一週排便少於三次,都屬於便祕徵兆,須檢視飲食內容,以及水分的攝取是否足夠。

如何緩解?
1.水分一定要充足。維持腸道的潤滑,有助於排便時的順暢。
2.根據媽媽手冊上的建議,每日攝取的纖維量應有30公克,促進腸胃蠕動。
3.每日保持適量運動,像是在水中走路、瑜珈等,也能達到刺激腸道蠕動的效果。
4.盡量少喝茶或咖啡,兩者具有利尿效果,容易將腸道的水分透過尿液帶走。
5.選擇孕婦可食用的益生菌,有效改善腸道菌叢,降低便祕困擾。
6.針對嚴重影響生活的孕婦,可根據醫囑開立軟便劑等幫助排便的藥物,使得腸胃保持潤滑,減少大便乾硬不易排出的情形。

分泌物增多.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陰道分泌物具有保護作用,能夠協助女性阻擋細菌穿過子宮頸,賴廷榮醫師說明,懷孕容易造成子宮頸血流增加,也因為雌激素的作用,刺激子宮頸分泌出較多的分泌物,也因如此,陰道的酸鹼值也會略有改變,從原本的酸性偏向呈弱鹼性,這種酸鹼值的改變,容易造成感染。「正常的分泌物應呈現乳白色,無味且帶有黏稠狀。由於懷孕期間,孕媽咪的免疫力較弱,一旦發現分泌物出現異常的味道,像是蛋清味、魚腥味,甚至伴隨搔癢、灼熱感,可能是出現感染問題,須儘快就醫檢查,醫師會使用塞劑進行局部治療,孕婦不必擔心胎兒。」
而偶爾突然變多的分泌物,時常會與漏尿、破水搞混,賴廷榮醫師說明,分泌物常見黏稠狀,量不會多,也不會持續流出,漏尿也是一陣一陣的流出,與前面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破水會持續流出,且量可能會很大,「建議孕媽咪如果分辨不清楚,直接前往醫療院所檢查,羊水與分泌物、尿液的酸鹼值不同,只要進行檢驗,很快就能分辨出來,盡快對孕婦進行適當的處置。」

如何緩解?
1.可考慮吃些益生菌或優格,降低陰道感染機率。
2.均衡飲食,並保有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升身體抵抗力。
3.內褲的清潔很重要。可以選用衣物殺菌劑或是內衣專用洗劑將分泌物刷洗乾淨,洗完內褲一定要放置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才有殺菌效果,此外,內褲務必晾乾,才不會有細菌滋生。
4.懷孕期間,減少到公眾泳池或大眾泡湯時,避免造成陰道感染。
5.平常不要穿著太緊的褲子,選擇寬鬆的褲子或裙子,保持私密處的通風。
6.不建議使用護墊,如果有使用,建議勤於更換,因為護墊吸水性不佳,避免護墊變成細菌的溫床。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23年11月號。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1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