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世界繞著孩子轉嗎?不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從出生就要這樣做!

當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家裡的排行也起了大風吹?不論是媽咪還是爸比的排序在前面,孩子總是穩坐第一名寶座!
你家或你身邊有孩子的家庭也是如此嗎?家庭生活處處以孩子為重心,不論什麼都以孩子的考量為優先。小心!你可能正在培養什麼都只想到自己的小霸王!
不論現在的你是懷著寶寶的媽咪,或者家中已經有小小孩的父母,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可能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值得我們一起來思考。

你的世界繞著孩子轉嗎?家有新生兒,特別在寶寶剛出生的階段,新手父母通常很習慣以寶寶為生活重心,任何事情都以他為主要考量。小編詢問專家:這種情況大約到孩子多大時要有意識的調整?沒想到繪星心理治療所 所長謝玉蓮的回答是:「從出生就要開始,不以孩子為生活重心。」



繞著孩子轉?源自於焦慮的大人
擔心自己沒辦法當一個好的爸媽,擔心自己不夠敏銳去覺察孩子的需要……,有著各種擔心的父母,為了降低自我的焦慮感,一旦看到孩子的需求,就會不自覺地想要去滿足他,這是一個很自然而然的生存反應,但卻忘了讀懂孩子發展上的需要。

是「需求」還是「需要」?
年紀尚小的孩子在感覺不舒服時,多數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示,例如哭鬧、扭動不安、拱起身體……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同情況下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需要」,可能是換尿布、餵奶、需要安撫……等。若大人錯誤解讀了孩子的需要,造成孩子的不安及反應加劇,無頭蒼蠅般的大人此時會感覺更焦慮,於是大人和孩子間形成了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父母之所以以孩子中心,原因在於大人是焦慮的,不太了解孩子的需要。”

看到「需求」,等待一下下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提醒父母,看到需求時,孩子跟我們都需要等待一下下。把這個時間拉長一下,不要那麼快去做需要的判斷。在這個過程裡,先接住孩子的情緒,信任的基礎是安全感,大人可以先給予口語的安撫,回覆孩子安全感的需求,「哭哭了,不舒服喔?」讓他知道他的需求出來時,有人已經收到了。
接下來給予身體的安定,像是撫摸小手、拍拍身體。在這個過程裡同時幫自己爭取了一些時間,聞一下屁屁是不是臭臭的?算一下到了該喝奶的時間?再決定下一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