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同理心,教孩子樂於助人
「孩子喜歡嘲笑他人」、「想要東西就要立刻得到」諸如此類的狀況,相信是許多家長的煩惱,究竟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家長該如何協助孩子培養同理心?
培養同理心4要點
一般而言,越有同理心的孩子,越懂得幫助他人。除此,同理心的養成亦能使孩子具備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人際關係,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1多與孩子討論情緒與感覺
當孩子看到父母抱年幼弟弟或妹妹,出現忌妒的情緒和行為,此時若父母沒有適當處理及安撫,總是解讀為孩子在生氣,可能會造成孩子無法區分忌妒與生氣的差異,導致日後孩子在感受他人情緒時,出現錯用的狀況。
建議父母可從生活中多與孩子討論、溝通,幫助孩子標示情緒與感覺,同理心的表現過程必須先具備察言觀色的能力,接著解讀對方情緒,最後才能產生同理的行為表現,因此,如果父母經常和孩子溝通、表達情緒,自然而然,孩子也會懂得辨識各種感覺,進而理解他人的情緒行為。
2父母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道理說得再多,都不如父母身示範來得有效。現今許多父母都成為「低頭族」,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忽略親子間的親密互動時間,當孩子需要父母關心卻受到忽略,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情緒上的起伏與不安。當孩子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時,又怎麼能將心比心的同理他人。
3從遊戲中互動,學習同理他人
有些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烈,建議家長不妨透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王意中心理師解釋,角色扮演遊戲確實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例如:孩子與玩偶進行角色扮演的想像遊戲,藉由不同角色之間的彼此對話,使孩子有機會轉換不同角色,並練習以他人的立場表達感受。
除了想像遊戲,父母也可以運用繪本幫助孩子標示感覺,建議可選擇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內容,例如:描述離家的焦慮或與父母分離的感覺等,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協助孩子標示各種感覺,亦能培養同理心。
4多讓孩子接觸人群
家長應多讓孩子與人群接觸互動,從生活中累積同理的經驗,像是平時帶孩子到公園玩樂,當孩子觀察到其他小朋友因玩不到遊樂設施而難過時,父母便可以幫孩子描述感覺,例如:「我想那位小朋友玩不到遊樂設施一定覺得很難過」,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引導孩子同理他人的情緒,如此一來,當孩子日後遇到類似狀況,就能運用過往的經驗,進而展現同理行為。然而,父母應該從小就協助孩子描述感覺,畢竟若沒有及早建立彼此分享感覺的習慣,等到孩子越來越大,更難以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諮詢/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
模特兒/漂亮媽咪怡甄、可愛弟弟有翔
攝影/檸檬巷館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5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29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培養同理心4要點
一般而言,越有同理心的孩子,越懂得幫助他人。除此,同理心的養成亦能使孩子具備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人際關係,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1多與孩子討論情緒與感覺
當孩子看到父母抱年幼弟弟或妹妹,出現忌妒的情緒和行為,此時若父母沒有適當處理及安撫,總是解讀為孩子在生氣,可能會造成孩子無法區分忌妒與生氣的差異,導致日後孩子在感受他人情緒時,出現錯用的狀況。
建議父母可從生活中多與孩子討論、溝通,幫助孩子標示情緒與感覺,同理心的表現過程必須先具備察言觀色的能力,接著解讀對方情緒,最後才能產生同理的行為表現,因此,如果父母經常和孩子溝通、表達情緒,自然而然,孩子也會懂得辨識各種感覺,進而理解他人的情緒行為。
2父母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道理說得再多,都不如父母身示範來得有效。現今許多父母都成為「低頭族」,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忽略親子間的親密互動時間,當孩子需要父母關心卻受到忽略,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情緒上的起伏與不安。當孩子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時,又怎麼能將心比心的同理他人。
3從遊戲中互動,學習同理他人
有些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烈,建議家長不妨透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王意中心理師解釋,角色扮演遊戲確實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例如:孩子與玩偶進行角色扮演的想像遊戲,藉由不同角色之間的彼此對話,使孩子有機會轉換不同角色,並練習以他人的立場表達感受。
除了想像遊戲,父母也可以運用繪本幫助孩子標示感覺,建議可選擇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內容,例如:描述離家的焦慮或與父母分離的感覺等,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協助孩子標示各種感覺,亦能培養同理心。
4多讓孩子接觸人群
家長應多讓孩子與人群接觸互動,從生活中累積同理的經驗,像是平時帶孩子到公園玩樂,當孩子觀察到其他小朋友因玩不到遊樂設施而難過時,父母便可以幫孩子描述感覺,例如:「我想那位小朋友玩不到遊樂設施一定覺得很難過」,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引導孩子同理他人的情緒,如此一來,當孩子日後遇到類似狀況,就能運用過往的經驗,進而展現同理行為。然而,父母應該從小就協助孩子描述感覺,畢竟若沒有及早建立彼此分享感覺的習慣,等到孩子越來越大,更難以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諮詢/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
模特兒/漂亮媽咪怡甄、可愛弟弟有翔
攝影/檸檬巷館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5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29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