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專欄:有機給了我們什麼機會
春夏秋冬四季,大蘋果城在高高的北緯四十度天天都有生鮮, 十四街東農民市場星期一到星期六早上八點一直賣到完,賣的是什麼呢? 想必是概念: 紐約是個忙碌又健康的城市,紐約自由追尋理想奮鬥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身心的享受。
曼哈頓島上的農民市場(Farmers' Market)對準了這樣的心態,紐約州的農場來自四面八方培養有機產品,聯合了cenyc (Council on the Environment of New York),貨物從農場直銷。我常常把農民市場當博物館, 裡面有很多我看不懂的蔬菜水果,很多我沒吃過的品種。當地的民眾消費有利,買這個市場的東西,除了可以節稅還可以鼓勵對當地農產的生產、減少交通運輸。市場裡也有提倡環保概念的訊息供大眾索取:沒有標籤的棕色大紙袋、回收廚餘的土壤站,另有些走遍世界各地都會看的的特殊叫賣…,大家因為這個市場的團結記憶,把這個市場裡的熟客都變成鄰居, 記得年初的時候我在網路上看到別的網友貼文,說十四街的那個賣刀老先生過世了…。聖誕節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賣檞寄生和造景植物的商家、秋天的時候空氣裡漾著滿滿的蘋果西打(Apple Cider)香味、夏天的時候是數不清種類的水蜜桃、春天蘋果、從海港直接運來的蚌殻,打開來的汁和肉可以吮上好半天。很多餐廳和農民市場合作,經由標榜有機而特地規劃出套餐吸引人潮。
當然資本主義不是完美,在物資缺乏的現在更是突顯出美國有機生活的矛盾,從這個市場裡我們也可以看見美國的貧富不均和物資缺乏的現象,華麗的城市裡其實只有負擔得起的人才有能力做回收和環保的動作。紐約看不太到回收筒,有回收的地方,在豪華門第的地下室才有專門的人管理收集,並不是大家分門別類拿去倒,而是有錢出得起雇用費的人近年來才執行這件事,和我們台灣這兒的「風行草偃」不太一樣。雖然也是可以看到大家開始買自己喜歡的購物袋, 以及購物的時候可以選擇和這些有機聯盟合作的商家,但終究還是普遍民眾把所有的東西都往筒子裡丟。
農民市場是一個很複雜的機制,有時間有辦法到城裡買菜的人都是生活水準不低的人,也就是說紐約市有很多人不需要在上班的時間去上班,才可以買到這樣物美價卻不一定廉的食材,這樣的「有機海蟄蜃樓」,暗藏了很多令人擔心的事實。近年來有機成為一種品牌,袋裝咖啡上和「公平交易」一起貼的貼紙,是一種篩選產品的身份標籤,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安心,覺得有這種貼紙的產品有身份可以追蹤,於是你開始看到大家爭相購買有那張貼紙的產品,市場一出現,美國沒有管制的市場經濟因為供不應求,價格又開始高漲,然後,又是那些有錢付得起有機香檳有機糕點的人在追求有機生活,平民老百性能享受什麼?連想做個環保都找不到回收桶?
世界各地因為不同背景,對有機生活充滿著不一樣的解釋,美洲大陸北半的美國就像個孤島,經營出一種強勢的美國有機風格,像我們這些購買產品的局外人,應該可以置身事外地多想想「 我們在追求什麼樣的有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下載本期雜誌完整閱讀
線上閱讀:http://www.muziu.com.tw/download/muziu_20090525.htm
免費下載:http://www.muziu.com.tw/download/muziu_online.jsp?id=muziu_20090625
曼哈頓島上的農民市場(Farmers' Market)對準了這樣的心態,紐約州的農場來自四面八方培養有機產品,聯合了cenyc (Council on the Environment of New York),貨物從農場直銷。我常常把農民市場當博物館, 裡面有很多我看不懂的蔬菜水果,很多我沒吃過的品種。當地的民眾消費有利,買這個市場的東西,除了可以節稅還可以鼓勵對當地農產的生產、減少交通運輸。市場裡也有提倡環保概念的訊息供大眾索取:沒有標籤的棕色大紙袋、回收廚餘的土壤站,另有些走遍世界各地都會看的的特殊叫賣…,大家因為這個市場的團結記憶,把這個市場裡的熟客都變成鄰居, 記得年初的時候我在網路上看到別的網友貼文,說十四街的那個賣刀老先生過世了…。聖誕節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賣檞寄生和造景植物的商家、秋天的時候空氣裡漾著滿滿的蘋果西打(Apple Cider)香味、夏天的時候是數不清種類的水蜜桃、春天蘋果、從海港直接運來的蚌殻,打開來的汁和肉可以吮上好半天。很多餐廳和農民市場合作,經由標榜有機而特地規劃出套餐吸引人潮。
當然資本主義不是完美,在物資缺乏的現在更是突顯出美國有機生活的矛盾,從這個市場裡我們也可以看見美國的貧富不均和物資缺乏的現象,華麗的城市裡其實只有負擔得起的人才有能力做回收和環保的動作。紐約看不太到回收筒,有回收的地方,在豪華門第的地下室才有專門的人管理收集,並不是大家分門別類拿去倒,而是有錢出得起雇用費的人近年來才執行這件事,和我們台灣這兒的「風行草偃」不太一樣。雖然也是可以看到大家開始買自己喜歡的購物袋, 以及購物的時候可以選擇和這些有機聯盟合作的商家,但終究還是普遍民眾把所有的東西都往筒子裡丟。
農民市場是一個很複雜的機制,有時間有辦法到城裡買菜的人都是生活水準不低的人,也就是說紐約市有很多人不需要在上班的時間去上班,才可以買到這樣物美價卻不一定廉的食材,這樣的「有機海蟄蜃樓」,暗藏了很多令人擔心的事實。近年來有機成為一種品牌,袋裝咖啡上和「公平交易」一起貼的貼紙,是一種篩選產品的身份標籤,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安心,覺得有這種貼紙的產品有身份可以追蹤,於是你開始看到大家爭相購買有那張貼紙的產品,市場一出現,美國沒有管制的市場經濟因為供不應求,價格又開始高漲,然後,又是那些有錢付得起有機香檳有機糕點的人在追求有機生活,平民老百性能享受什麼?連想做個環保都找不到回收桶?
世界各地因為不同背景,對有機生活充滿著不一樣的解釋,美洲大陸北半的美國就像個孤島,經營出一種強勢的美國有機風格,像我們這些購買產品的局外人,應該可以置身事外地多想想「 我們在追求什麼樣的有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下載本期雜誌完整閱讀
線上閱讀:http://www.muziu.com.tw/download/muziu_20090525.htm
免費下載:http://www.muziu.com.tw/download/muziu_online.jsp?id=muziu_200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