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從交換開始…

為了參加在外地的設計研討會,我上網在Airbnb預訂了市區公寓內的一間房間,屋主也是設計師,比起去搶訂旅館,入住時除了便宜享受市區的便利性,還能對當地的設計圈有最真實的認識,屋主說為了讓自己的出租房間更有特色,他還特別到Swaptree等物品交換平台交換了一些有設計感的家具,接下來他還計畫用閒暇時光跟別人交換技能,也許是教人繪圖順便學習木工,或者到郊區找一塊院子,與地主一起耕作有機蔬果。眼前所見有如課本裡所寫,地盡其利、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理想,今日終於透過不同的共享經濟平台,成為現在進行式。


共享之樂樂無窮

以上正在國外蓬勃發展的共享經濟模式,在《我的就是你的 (What's mine is yours)》一書中,作者Rachel Botsman用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一詞代表,以一個綠色消費者的觀點出發做出深入探討,Rachel以美國最為人詬病的消費主義做起點,提到近40年間,美國家庭的平均住宅大小由1,140平方呎倍增至2,434平方呎,成員數則下降0.7人,然而購入過多物品,使得現代家庭並沒有比40年前有更多活動空間,有時還需付出額外費用在郊外租用倉庫,或如《太多了!減法的生活空間美學》一書作者Peter Walsh的建議,「現在沒有用處的,統統丟掉」。所幸新的一波共享經濟崛起,除了過去大家習慣的網拍,Freecycle、Swaptree等物品交流平台,給了家中這些好用但自己沒有用的物品再一次機會。這波風潮也開始延伸到耐久財,如房屋、汽車的共享上,目前使用者已經可以租出自己閒置的房間(Airbnb)、汽車(RelayRides)、停車位(Park Circa),甚至將家門口的空地分享給陌生人耕作(Landshare),從已有的資產擠出更多價值。
共享經濟也在無意間為使用者的生活帶來更多樂趣,例如Rachel在書中提到Zipcar的使用者在停止使用自有車的實驗中成功瘦身,6成愛車者決定向自己的愛車說再見,或NeighborGoods平台讓街坊鄰居間互通有無,凝聚社區意識,為冰冷的網路生活帶來人味,都讓共享經濟的使用者在探索中發現更多意外樂趣而上癮。同樣未預料到的好處也發生在產品設計中,當汽車、玩具等產品公司想要切入共享經濟,著重租用時數而非售出數的高利潤市場時,為了使產品能長期在使用者間租賃流通,設計時即會考慮產品的耐用度與維修工時,使產品較過去「修理不如換新」的時代更耐久環保。


平台技術有了,人性是關鍵因素

然而,這一波共享風潮並非偶然就能發生,探究其因,有其天時人和,經濟衰退固然促使人類走向節約生活、拋棄消費主義,但自2000年網路技術成熟以來,使用者習於在閒暇時間互相貢獻、分享心得知識,或投入網拍,養成了使用者在網路上與陌生人互動的信任感。另一方面,Lisa Gansky在《10年後 你將找不到實體商店》一書提到了品牌形象破滅,誘發了消費者對品牌與品質間的檢視,不只是黑心商品問題層出不窮,連AAA評價的企業也在金融危機中倒閉,使消費者對公正單位的評鑑失去信心,「相信官方還不如相信達人」,網路上各類論壇平台帶領消費者由過去品牌、店家主導的模式,轉移至同好間的開箱、評價,消費者已由品牌轉向產品的本質,同好間的技術、產品心得共享、產地契作直購、共同訂製、物件交換,也就成為更受信任歡迎的消費模式。

對於共享經濟如何能成立,Rachel尚有更深入的討論,她列出了四個要素:

閒置產能(Idling Capacity):這是指物件在主人購入使用之餘,無用的時間,可謂共享經濟的根本,對賣方來說,物件必然有其無用的閒置時間才能釋放出來,對買家而言,物件也要比其他取得方式來得划算,交易動機才成立,即如《10年後 你將找不到實體商店》一書所述,物品若有高成本、低使用度,最適合投入共享經濟。因此,房子中的空房間、汽車、停車位這些高價但又閒置的物件,就成為首波在共享經濟見到的物件。

臨界使用量(Critical Mass):臨界量一詞可以用「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比喻,其意義為當共享平台的使用者達一定數量時,消費者就能在平台找到想要的商品,提供消費者只要有需求就會上平台搜尋的誘因,如此一個活絡的交易平台才能成立。以Freecycle在台北的交易數量與國外相比,自然台北的平台使用者就只能像碰運氣一般等待物件出現,或者到他處尋找。

共享的信念(Belief in "the commons"):過去Garret Hardin等環境學家認為有限的資源在缺乏管理監督下,會因為人類自私的本性被過度占用而失控,目前海洋生態的耗竭就是一例;然而網路世界卻已經證明人類在沒有主要管理者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謹慎使用與無私分享,乃至於衝過臨界使用量,吸引更多人加入其網絡。維基百科Wikipedia即是目前最好的例子,使用者不只是使用平台取得資訊,同時也花時間在其上更新或分享。

陌生人間的信任感(Trust between strangers):共享經濟最受爭議的即為陌生使用者之間的信任問題,目前成熟的網拍平台與其評價制度固然已證明陌生使用者在網路上能互相信任,但Airbnb又更進一步的讓外地的陌生人登堂入室在自家中出入,或是像RelayRides讓陌生人把自己的愛車開走。不幸的是7月間Airbnb也確實發生了房客利用平台行竊並在屋中破壞的案例,加上Airbnb如《我的就是你的》一書的共同作者Roo Rogers所說,犯了一般年輕創業者容易犯的錯誤,並未在第一時間給予客戶滿意的答覆,雖然Airbnb後來提出補救,為使用者提出了5萬美元的保險、設定更嚴謹的身分審查與過濾機制,還將客服人員提高到原來兩倍的84名,但已經使共享經濟的可行性受到質疑。我們也能從Airbnb在8月中提出的補救方案中,找到彌補信任感的解決方式,首先是惡意使用者的防範,如何獲取並保護使用者的真實個資,抑或由實名制的社交平台或其他網拍平台取得信用資料,即成為過濾出正常用戶的妙方,再來才是損失發生後的管控賠償。正如Roo所說,這些問題在傳統租車業Hertz's或旅館業發生的頻率更高,創業家應該多參考其他租賃業點交產品的作業程序,或損傷理賠的方式,為共享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


什麼都共享,什麼都不奇怪,新商機湧現

目前共享經濟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Roo也稱其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一詞在創投界與energy一詞同登最熱門名詞,然而從Airbnb的客訴事件就能看出此模式尚有很多可改善之處,甚至成為商機,Roo就認為將來使用者的個人信用可以像銀行的聯合徵信中心一樣,由一公正單位根據不同資料做評分,讓正派的交易者都能獲得保障;此外,租用物件的監控或位置顯示、手機即時查詢預訂,或是像台灣網拍在超商取送件的物流通路,都可能在這一波共享經濟演進中,找到新的切入點。

在這個支出縮減、品牌迷思崩毀的年代,消費者終於認真反思過去消費行為背後的因果,家中的空間被過多閒置的商品占據而無法使用,為汽車負擔高額的持有成本只為了周末使用幾小時。新創的共享經濟模式,即使用戶的出發點只是經濟上的考量,對地球環境與企業設計產品服務的思維已經有巨大的正面影響,地球上人與人之間,也有更多深度交流的機會,縱使人性中的一絲小缺點造成共享經濟的負面新聞,然而,如同今日的網拍平台一般,未來更多的是正面的使用經驗與龐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