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搶救孩子的學習動機
我想先從兩個例子說起。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他的回憶錄《旁觀者》裡,懷念他小四的導師愛莎小姐和蘇菲小姐,認為她們是他畢生唯二的一流老師。小四那一年,杜拉克的爸爸因為杜拉克的字始終沒有改進,被校長兼導師請到學校懇談,「我知道您之所以讓彼得從公立學校轉到這兒就讀,是因為他的字一直寫不好。到現在,他的字還是沒有改進,恐怕以後也不會。我建議您──現在就為他申請進入中學就讀。」老師知道小杜拉克的能力不在寫字,主動勸家長不用浪費時間在不可能改變的事情上。但導師發現杜拉克的早慧,勸家長應讓杜拉克跳級升學。
第二個例子是發生在我家小女兒身上。我小女兒是個左撇子,字寫得不是很好。剛升小三時,新老師對孩子非常和善,唯獨因重視書寫,當孩子字寫得不夠端正時,老師會要求訂正或重寫。大約開學兩個星期後,我女兒給老師寫了一封信,「老師,我是一個很喜歡學習的小孩。我字寫得不好看是事實,但如果我的字沒有寫錯,也沒寫超過格子,可不可以拜託你不要叫我訂正?你給我的分數差一點沒關係,但是如果必須一直訂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樂趣。」她的老師不僅回應,「妳的學習動機比較重要,妳還是保持學習樂趣好了。」也隨即調整了對孩子習字的要求。
彼得‧杜拉克認為所謂的良師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發掘學生的長處與弱點,並能為學生規劃目標,甚至訂定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發揮長處而不受弱點的牽制。彼得‧杜拉克的導師能看到孩子的個別狀態,有彈性的調整課程進度,扮演主動者的角色,實屬難得。第二個案例的導師雖然是個被動者,但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他願意聆聽,進行調整,也非常可貴。
破除迷思,建立共識
然而現在的教育現場,並非每位老師都能做到這樣,除了受制於大班教學的因素外,家長與老師對於教育普遍的迷思,才是根本的問題。唯有破除迷思,才能建立共識,為孩子提供更人性、更個別化的教育環境。
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四種迷思。
一、「愈挫愈勇」的迷思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Mind Flow)概念。他發現,合乎產生心流經驗的學習,會帶給學習者極大的滿足感,並樂此不疲。
很多老師以為,他必須不斷出艱難的題目,讓學生不易得高分,學生才會努力。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一個實力八十分的孩子,你訂九十分的目標,他很樂意,因為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只有四十分的能力,你老給他一百分的目標,他做不到,就會選擇放棄。
台灣某明星高中的數學成績一向以「開根號乘以十」來計算;換言之,學生只要考三十六分,就代表及格。有必要嗎?這些孩子已經是最頂尖的,如果老師用心教了,孩子也夠努力,考三十六分就已經達到這個階段的及格標準,為何不給六十分。許多人認為,孩子要愈挫才會愈勇。這不全然對。只有對自己有足夠自信,然後挑戰適合的目標,孩子才會愈挫愈勇,否則就愈挫愈糟。高中成績不堪入目,最終卻可以考上國立大學,給孩子那樣的分數到底有什麼意義?
很多孩子上了大學或到了職場,對學習既不感興趣也沒有信心,為國高中的一路挫敗,付出很大的代價。
老師能夠了解孩子的能力,給予合宜的挑戰,才能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說,若希望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找到挑戰和能力的黃金比例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
師生關係在國中階段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都有這樣的經驗,我喜歡這個老師,欣賞這個老師,這科就學得好。當孩子覺得自己某些條件和老師相似時,就會不自覺得模仿老師。典範的作用需要幾個條件的支持,包括喜歡、相似、可達成。缺乏這些條件,孩子不會產生「我心嚮往之」的動力。「有為者亦若是」,是知道自己有可能達到那裡,才可能發出的宏願。
要加強孩子的學習動機,老師授課的內容應與生活及未來連結。許多國高中孩子讀書讀得很痛苦,因為學習內容包含許多「抽象概念」。雖然有少數孩子資賦優異,很快體會到純學術的樂趣,但多數孩子是沒辦法的。如果知識、考試題目,無法連結到生活;或者孩子不了解目前所學與未來有什麼關係,就會覺得學這些東西沒有意義。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09年12月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2028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他的回憶錄《旁觀者》裡,懷念他小四的導師愛莎小姐和蘇菲小姐,認為她們是他畢生唯二的一流老師。小四那一年,杜拉克的爸爸因為杜拉克的字始終沒有改進,被校長兼導師請到學校懇談,「我知道您之所以讓彼得從公立學校轉到這兒就讀,是因為他的字一直寫不好。到現在,他的字還是沒有改進,恐怕以後也不會。我建議您──現在就為他申請進入中學就讀。」老師知道小杜拉克的能力不在寫字,主動勸家長不用浪費時間在不可能改變的事情上。但導師發現杜拉克的早慧,勸家長應讓杜拉克跳級升學。
第二個例子是發生在我家小女兒身上。我小女兒是個左撇子,字寫得不是很好。剛升小三時,新老師對孩子非常和善,唯獨因重視書寫,當孩子字寫得不夠端正時,老師會要求訂正或重寫。大約開學兩個星期後,我女兒給老師寫了一封信,「老師,我是一個很喜歡學習的小孩。我字寫得不好看是事實,但如果我的字沒有寫錯,也沒寫超過格子,可不可以拜託你不要叫我訂正?你給我的分數差一點沒關係,但是如果必須一直訂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樂趣。」她的老師不僅回應,「妳的學習動機比較重要,妳還是保持學習樂趣好了。」也隨即調整了對孩子習字的要求。
彼得‧杜拉克認為所謂的良師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發掘學生的長處與弱點,並能為學生規劃目標,甚至訂定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發揮長處而不受弱點的牽制。彼得‧杜拉克的導師能看到孩子的個別狀態,有彈性的調整課程進度,扮演主動者的角色,實屬難得。第二個案例的導師雖然是個被動者,但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他願意聆聽,進行調整,也非常可貴。
破除迷思,建立共識
然而現在的教育現場,並非每位老師都能做到這樣,除了受制於大班教學的因素外,家長與老師對於教育普遍的迷思,才是根本的問題。唯有破除迷思,才能建立共識,為孩子提供更人性、更個別化的教育環境。
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四種迷思。
一、「愈挫愈勇」的迷思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Mind Flow)概念。他發現,合乎產生心流經驗的學習,會帶給學習者極大的滿足感,並樂此不疲。
很多老師以為,他必須不斷出艱難的題目,讓學生不易得高分,學生才會努力。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一個實力八十分的孩子,你訂九十分的目標,他很樂意,因為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只有四十分的能力,你老給他一百分的目標,他做不到,就會選擇放棄。
台灣某明星高中的數學成績一向以「開根號乘以十」來計算;換言之,學生只要考三十六分,就代表及格。有必要嗎?這些孩子已經是最頂尖的,如果老師用心教了,孩子也夠努力,考三十六分就已經達到這個階段的及格標準,為何不給六十分。許多人認為,孩子要愈挫才會愈勇。這不全然對。只有對自己有足夠自信,然後挑戰適合的目標,孩子才會愈挫愈勇,否則就愈挫愈糟。高中成績不堪入目,最終卻可以考上國立大學,給孩子那樣的分數到底有什麼意義?
很多孩子上了大學或到了職場,對學習既不感興趣也沒有信心,為國高中的一路挫敗,付出很大的代價。
老師能夠了解孩子的能力,給予合宜的挑戰,才能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說,若希望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找到挑戰和能力的黃金比例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
師生關係在國中階段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都有這樣的經驗,我喜歡這個老師,欣賞這個老師,這科就學得好。當孩子覺得自己某些條件和老師相似時,就會不自覺得模仿老師。典範的作用需要幾個條件的支持,包括喜歡、相似、可達成。缺乏這些條件,孩子不會產生「我心嚮往之」的動力。「有為者亦若是」,是知道自己有可能達到那裡,才可能發出的宏願。
要加強孩子的學習動機,老師授課的內容應與生活及未來連結。許多國高中孩子讀書讀得很痛苦,因為學習內容包含許多「抽象概念」。雖然有少數孩子資賦優異,很快體會到純學術的樂趣,但多數孩子是沒辦法的。如果知識、考試題目,無法連結到生活;或者孩子不了解目前所學與未來有什麼關係,就會覺得學這些東西沒有意義。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09年12月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