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遠東集團董事長 徐旭東的Y理論

11月11日,是前總統陳水扁接受檢調約談的日子,在阿扁步入特偵組之前,遠東集團突然在這一天,於各大報頭版刊登大幅廣告,呼籲檢調偵察SOGO案勿受名嘴的影響。
同一日下午6點,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現身遠企38樓,接受《遠見》雜誌及大陸《東方企業家》聯合專訪,正是阿扁被戴上手銬、移往台北地院的一個半鐘頭之後。
這麼多事情在半天內發生,「案情關係人」之一的徐旭東,對著訪問的錄音機,沒有特別開心,也沒有沮喪惱怒,只約略讓人感覺到「似乎心情不太好」。
他的確有理由感到心煩。
今年8月,SOGO案一審才判他無罪,正以為可以清白做人,煩惱就此遠颺,沒想到不到三個月,檢調又兵分五路搜索遠東百貨五個據點,這位集團大家長的心情起伏,怎麼可能不大?
私下會對著熟識的朋友吐苦水說,「SOGO案簡直是胡扯」的徐旭東,這天對著兩岸記者也是不忘澄清,「因為這些名嘴亂講,我不得不登報澄清那些沒有的事情,」徐旭東很努力想要說明白,「我沒送吳淑珍禮券」「也沒從荷蘭銀行調錢」,不願遠東集團的員工受影響。


鴨子划水擴版圖 弊案不擾
儘管近兩年SOGO案影響了情緒與對外形象,這位主持220多家企業的集團董事長,擴張集團版圖的動作,卻像鴨子划水,不受外界紛擾,從來沒停過。
眾所矚目的SOGO天母店、三鐵共構的板橋遠東百貨,明年將一一開幕。而先替這些喜事暖場的,是遠傳電信將在明年春節前夕贊助太陽劇團,藉機努力提升手機用戶數。亞泥在大陸今年也增加了兩條生產線,未來兩年將以「一年多兩條」的增速,在江西、湖北、四川陸續開新窯,至2010年的水泥年產量,預計將達到2000萬噸。
遠東是台灣最老牌的民營上市集團、擁有最多九家上市公司,集團內第一家上市公司亞泥,股票掛牌的時間,甚至比產業龍頭台塑還早。
與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台塑集團相比,遠東集團事業遍及百貨、紡織、水泥、化纖、航運、電信、金融,比較偏向多元化水平整合,兩者大異其趣。也因此一張快樂購(HAPPY GO)卡,可以從遠百、SOGO、愛買集點集到遠企、遠東商銀和遠傳。


管理作風開明 充分授權
出生於上海的徐旭東,15歲就到美國接受教育,擁有美國聖母大學企管碩士學位及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個性洋派,英文比中文還要好。受西式教育的他,興趣廣泛,熱愛運動,早年玩橄欖球、拳擊,現在以跑步為主,拜運動所賜,至今67歲了,身邊老臣透露,「他還沒有老花眼,白頭髮也很少,」令人覺得神奇。
他還喜歡下廚、閱讀和收藏藝術品。踏進遠企38樓,抽象畫、水墨畫、現代雕塑外,還有飛機模型和超人塑像,甚至還有一個小玻璃櫃整齊排列著7.62公厘步槍的子彈。
不過,在徐旭東眾多興趣當中,最特別的一項是「開公司」,到目前為止,遠東集團內大大小小的子公司、孫公司,將近220多家。
管理這麼多的企業,徐旭東首度公開他的管理風格,是採用「Y理論」。
1960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麥格里哥(Douglas Mcgregor)提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X理論和Y理論。採用X理論的管理者,對人性抱持悲觀,認為員工不喜愛工作,必須運用強迫、威脅、處罰等手段才能達成組織目標。
而奉行Y理論的管理者則假設員工能夠承擔責任,而且組織中有能力的人很多,應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授權對這類管理者來說,像喝水呼吸一樣自然。


以身作則公私分明 待人寬厚
徐旭東對員工向來寬厚。遠傳一位主管便說:「你從來沒聽過遠東集團大量裁員或減薪。」集團內員工總是津津樂道,今年67歲的徐旭東,總是對高齡85歲,遠東最出名的老臣、亞泥總經理張才雄說:「你才38歲。」
「而且他記得集團內各公司每一位高階主管的名字,」亞泥財務長吳玲綾說。
就在受訪的前一星期,徐旭東在三天之內飛了中國六個城市,足跡遍布上海、重慶、成都、大連、天津、北京。舟車勞頓的主要目的是「勞軍」,太平洋百貨正在大陸這些城市卯足了勁做周年慶,戰情正在緊要的當口,「我去幫他們打打氣,」徐旭東以再平常不過的口吻說。
不過徐旭東可是個工作狂。很多遠東人也都知道,若有緊急事件,只要徐旭東沒出國,晚上8點還能在遠企38樓的辦公室找得到大老闆,星期六也一樣。
「他不是事必躬親,而是以身作則,」遠東百貨的一位貼身幕僚說。
外表洋派,骨子裡「很中國」的徐旭東,除了勤勞,公私分明也是他比較不為人知之處。即使是在自家經營的遠東飯店喝杯咖啡,也是當場自己掏腰包付帳。
身兼台灣百貨大亨、化纖龍頭、散裝船運第一大,徐旭東在訪談中快人快語,談到集團發展、百貨整合和競爭優勢,難得透露了些許接班訊息,展現霸業大志。以下是專訪摘要:


客戶群大 綜效發揮大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如何管理產業多元化集團?
徐旭東答(以下簡稱答):我們有九家上市公司,每一個都是單獨的特殊商業體。所謂的關係企業,是因為亞泥、遠紡是最早的公司,衍伸出後面的220幾家公司。實際上,每個公司獨立,有自己的結構,集團設個總管理處來稽核。你說複雜,也是複雜,你說簡單,也很簡單。
但是行業不同,腦筋要區分清楚,不然在跟百貨公司開會時,你講化纖的事情,就很奇怪。
問:集團裡的企業這麼多,是否發揮了綜效?
答:有,尤其是零售企業的綜效是最大的。百貨系統有遠百、太百和愛買,行動電話有遠傳,再加上旅館、醫院、銀行和證券,這些都是以顧客為主,所以我們的客戶群很大,跨的行業很多,其中發揮綜效最好的例子是HAPPY GO集點卡。當然,一個集團的綜效是走不完的。
問:這個模式會用在大陸嗎?
答:當然。遠東投資中國有30到40億美元,14家百貨公司,化纖廠應該排中國第二名,水泥廠年產2000萬噸,其他不少企業則還沒允許登陸呢。


百貨〉國際化、在地化並進
問:遠東有三個百貨系統,各自的期許為何?未來三者是否有整合的機會?
答:三者整合的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一定好的一面,因為每個區域有時候客群不太一樣,同時有兩個牌子的百貨也不差,量販店倒是沒影響。
我們的百貨是不是要全部都叫同一個名字?這也是我這段時期一直極力腦力激盪的地方。若三個百貨都叫同一個牌子,我們在兩岸立刻就有43個據點。
問:太平洋百貨在大陸的競爭優勢為何?
答:第一,很多人以為有塊好地皮,就能開百貨,是情緒化的想法。每個行業有本身的知識,要累積,當然,我們在百貨上有很多年的經驗;第二,我們滿國際化的,應該在很多地方都能適應。我們將來在管理上會更進一步,更進兩步,更進三步,譬如科技化的聯合採購。
大陸百貨競爭激烈,同一條街有好幾家,已經走到一個新的境界,要靠格調,進入專業管理。
問:怎麼看中國百貨業發展?
答:中國的百貨是不是只有一種經營模式?還是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來反應各省市的需求?
就像現在,太平洋百貨在上海,是15年前蓋的,現在尺寸已經不合了,要走更大面積的模式,但要走哪一個呢?
上海正大廣場剛剛開幕時,是非常好的規劃設計,現在的客流量大,但吃東西的人多,買東西少,真正的購買量不大。然後,恆隆廣場是好看,卻不叫座。所以,反而是太平洋百貨不錯,只是太小了。
問:可否談談太平洋百貨未來在大陸的計畫?
答:希望一年開一間新的百貨公司。但是前陣子找店很難,因為地價很高。


化纖〉合併以因應金融海嘯
問:化纖事業在大陸發展如何?
答:年產量160萬噸,產品種類跟著市場走,成長到上游,並延伸下游,做汽車輪胎、功能性衣服,最主要的是一貫化作業,有其方便之處。
我們替NIKE代工運動服,而且不是單單做衣服,還研究到兩年後的絲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已經有能力考量到這麼多。
問:金融海嘯對你的化纖事業有無影響?
答:中國大陸化纖的產量占全世界的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真是不得了。
當然,中國每年出口都成長,現在開始可能沒那麼順了,那就變成更要增加內需,要調節。最重要的是,多餘的產量怎麼辦呢?產業可能會合併,或是淘汰一些。


水泥〉沒漲價 實現社會責任
問:要不要談談你的水泥業?
答:以前,大陸中央要我們去華中蓋水泥廠,就先去了江西九江,去的時候,別人認為我腦袋不對。有一點是去幫助開發江西,剛開始時滿辛苦,我們還好有航運,不然今天也不見了。
亞泥後來延伸到成都、武漢,當然一直也在上海做加工,可說是從長江中游到下游。
水泥這個行業是大投資、大成本、大的建設,亞泥的產能規劃非常好,一年工作340天,別人一般是240天,而且講究品質。
成都的水泥廠,很幸運地沒受到四川大地震影響,其它的水泥廠產量都下來了。成都的水泥在短缺,現在我們要加第三套窯,市場前景不錯。
不過,不是每樣東西供需都會平衡,這個時候,我們也做了很多不錯的事,地震之後,我們的水泥沒漲價,我要漲價也可以,但我是為了社會責任。
明年中國政府有好多災後重建的規劃會出來,有些東西要重新設計規劃,明年才會動工。


紡織〉追求高附加價值
問:遠紡的情況呢?
答:紡織業是很具挑戰的,我們正往高附加價值走,譬如西裝不易縐,就是附加價值,更厲害的是,我們現在可以生產因應冷熱而調節溫度的服裝。
中國一年生產8000萬錠,大約占全世界產量的55%,中國最近會有大大的調整。中國的紡織業也正往有設計感、個性化的方向去做。
問:中國國務院預計投入4兆人民幣,刺激內需,你怎麼看?
答:中國政府很偉大,管理系統很好,外銷不行就增加內需,要建九條鐵路、2萬2000公里的公路,這個就是有效領導。
問:可否談談你的管理風格?
答:當然是充分授權。如果你是真正念管理的人,會知道X理論和Y理論,我是Y理論,就是相信人性本善,激勵員工。
問:對於集團內的虧損企業,如何用Y理論管理?
答:我們沒有太多虧損的企業,有時候虧損,是因為景氣循環。虧損的企業,就要持續創新。今天,我們一個化纖企業開了五個小時的會,就是開創新會議。
誠勤樸慎 遠東人的精神
問:經營之神王永慶生前安排了「七人小組」來接班,遠東集團在這方面有什樣的計畫?
答:我也有很多的安排,但我還沒到那個年紀。
問:貴公子將來會在集團內幫忙嗎?
答:他正在念MBA。他本來是海軍陸戰隊,打了三年仗,參加過伊拉克戰爭。戰爭時,我當然擔心,但如果阻止他去參戰,他會一輩子恨我。
他曾經在辦公室做過兩年事,覺得不太舒服,後來去海軍陸戰隊,帶200多個兵。
他媽媽一直很怕會出事,因為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是領導走在最前面。這個就看你管理得好不好,管理得好,士兵會說長官你不能走前面。
我當然希望他回來幫忙,但強迫他也沒用。他應該會回來。
問:你認為遠東集團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答:誠勤樸慎,是遠東人的精神,遠東人的文化。正規經營,按部就班,不取巧。
問:為什麼11月11日當天要在各大報的頭版登那麼大篇的廣告?
答:因為這些名嘴亂講,我不得不登報澄清那些沒有的事情。我公司那麼多員工,他們會受影響,我要出來講講清楚。我沒送吳淑珍禮券,也沒從荷蘭銀行調錢,我要表達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