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影視生態圈 迎接台劇大航海時代

從HBO Asia以台劇《通靈少女》作為中文市場的首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熱烈討論;《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內外收視亮眼;到近期在Netflix全球獨家上架、口碑持續發酵的《她和她的她》。台灣接連推出讓國際驚豔的影視作品。

是各方的精進與堅持,讓台灣影視的生態圈逐漸茁壯。諸如,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與時俱進的政策;公共電視台偕同業界孵化劇本,不斷嘗試各種戲劇類型;本土平台在國外落地,將台灣的好作品,送往國際;各種的國際合資、合製也不斷開展,打開台劇的能見度。投資台灣影視成為好主意,將台劇順著串流平台的趨勢,往世界的舞台駛去。

甫於2022年10月在Netflix全球獨家播映的台劇《她和她的她》,以懸疑刑偵的類型劇結合權勢性侵議題,從題材、手法,到演員們精湛的演技等,在在令人驚豔。上線不到兩週便在台灣及香港的 Netflix排行榜衝到第一,網路上與此劇相關的新聞、文章破萬筆,聲量極高。然而如此叫好叫座的台劇已不是第一次,斐然的表現,絕非偶然,這背後除了主創團隊的努力外,究竟還有哪些推波助瀾的力量?

斷開補助的鎖鏈

過去公部門推動影視產業,多以補助的方式,每年度對外徵件,再找外部專家委員審查,評定合適的補助對象。文策院副院長盧俊偉表示,以拔尖形式的推動,只能做外圍式的支持,無法深入提升產業。補助的用意是降低產製成本;而投資則能促使業者從產製、行銷、財務等環節,思考完整規劃,促進產業進步,更可媒合跨業合作、合資,壯大產業生態圈。政府遂成立行政法人文策院,藉以突破文化內容事業長年仰賴補助的體制,並健全文化內容市場。
舉例來說,過去國發基金無法擔任領投者,必須由民間創投領投,國發基金再跟投,且投資對象僅限於股權事業,不能投資專案。雖有心促進產業發展,卻受到法規限制。文策院成立後,推動國發基金相關規定的修法,包括新增專案投資、放寬投資條件限制等,使國發基金更貼近產業需求。
文策院的合作備忘錄(MOU)機制,亦是一例。只要團隊具有國際合製或國外平台上架等資歷,即可申請簽署MOU,成為文策院的合作夥伴。盧俊偉表示,倘若MOU夥伴在製作階段找到七成資金,並在具有台灣元素及國際合資、合製等條件下,文策院即可投入三成、最高30萬美金的投資,藉以支持產製更多具國際發展潛力的作品。目前文策院已有120多個MOU夥伴,像是大慕影藝、瀚草影視、Netflix、客家電視台、韓國CJ ENM、韓國釜山的亞洲內容暨電影市場展(ACFM)、香港ViuTV等,涵蓋上游製作到下游平台。

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企盼,台劇多拍多練習,方能不斷累積打國際盃的實力。


孵化台劇的想像

長年耕耘台灣戲劇的公視,持續推出議題多元、拓展觀眾想像的作品,一直是有志拍攝作品的影視工作者,最堅實的後盾。這幾年除了提高戲劇製作費用,給予劇組更多的揮灑空間外,自2019年啟動的戲劇孵育計畫,更希望能補足產業長期在開發階段所欠缺的資源。
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指出,過往的戲劇支持,多關注在製作階段,對於前期劇本開發的投入甚少。通常是將故事概念延伸為企劃案,待投案爭取到經費後,才倉促趕製。「如此一來,劇本怎麼可能紮實、接地氣。」於蓓華語重心長地說。
戲劇孵育計畫的概念是,提供編劇或製作人一筆經費,支應至少一年的生活開銷,讓團隊能安心地進行田調,製作紮實且深入的劇本。且待劇本孵化後,也有機會獲得公視的製作支持,縮短從劇本實踐為戲劇的路徑。
早些年,當商業電視台一集的戲劇製作費還在150萬元時,公視在2018年播映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已將製作費提高至300萬,讓劇組有機會嘗試科幻類型的戲劇。而在戲劇孵化的階段,公視更將戲劇製作的空間留給製作人,不預設戲劇製作規格,由製作人思考能將戲劇完整呈現的合理預算,讓劇組能自由揮灑想像。
獲得2022年金鐘獎最具人氣戲劇節目獎的《火神的眼淚》,即是第一屆孵育計畫的作品。該劇導演蔡銀娟就曾在其他媒體提到,如果沒有公視的孵育計畫,這個提案就會一直擱著,因為這樣的製作規格,一定會被業界拒絕。
於蓓華認為,必須讓劇組有機會嘗試不同預算的拍攝,才能開拓台劇的想像與格局。而公視縱使無法支應全部費用,也會協助媒合商業資金,讓《火神的眼淚》得以用一集800萬的預算,塑造火場、爆破等驚心動魄的救災現場。再加上編劇團隊費時一年在消防隊裡蹲點田調,劇中消防人員為堅守崗位而在家庭生活中缺席、民眾誇張無理的刁難行徑等,皆是製作團隊消化了對警消工作的第一手觀察,才能有如此貼近現實生活的戲劇呈現。

《魷魚遊戲》的啟示

隨著國際串流平台來台落地,這幾年公視也在前瞻計畫的支持下,提高戲劇製作規格,陸續推出《我們與惡的距離》、《斯卡羅》、《茶金》等多部亮眼的台劇,台灣的戲劇類型越來越多元,各種拍攝項目持續開展,也讓影視劇組能不斷累積經驗。
然而,於蓓華也提醒,這幾年令人擔憂的情況是,有些製作團隊一心以取得國際資金為目標,便提高製作規格拍攝。但國際平台的投資策略充滿變數,以Netflix為例,初入台灣市場時從前期就參與投資拍攝,到現在轉為後期拍攝完成後,才以購置播映權的方式投入。若製作公司以借錢籌拍超高規格戲劇,萬一國際平台不買單,就可能冒著製作費無法回本的風險。
而國際平台慣常以買斷獨家播映權的方式,雖可讓製作公司獲得較高的報酬,但戲劇卻也相對無法在本土的電視頻道、串流平台播映,限縮了在地通路的發展。萬一成為常態,好作品都由國際平台壟斷,CATCHPLAY執行長楊麗貞認為,未來台劇的生殺大權可能就此被國際平台掌握,長期來看,對產業發展不見得是好事。
她以近年極受注目的韓劇《魷魚遊戲》為例,成功在全球造成話題,也為Netflix帶來可能上億美金的獲利,但實際回饋到韓國影劇產業的,卻只有賣出版權的千萬美金,戲劇後續的經濟效益並沒有貢獻在韓國影劇市場的成長。楊麗貞表示,自己身為影視工作者,越來越緊張這件事的嚴重性,如果再不做點什麼,台劇恐會失去對未來話語權的掌握。
因此,由CATCHPLAY旗下子公司「影響原創」所製作的戲劇《俗女養成記2》,縱使國際平台也曾洽談上架意願,但購買條件卻不利於台灣其他平台。影響原創總監陳劭怡表示,歷經一番掙扎,最終仍堅持在CATCHPLAY、華視等本土平台與頻道放映,「希望藉由優質的戲劇內容,讓台灣的平台得以延續和成長。」而楊麗貞進一步指出,「影視產業跟其他產業都一樣,除了要有開發、研發製造的能力,也要對通路有所掌握,如此一來產業才會是健康的。」

CATCHPLAY執行長楊麗貞(左)與影響原創總監陳劭怡(右),將國際市場的開發經驗帶入影視製作,為台劇引入跨國合資、合製的機會,試圖讓台劇走得更遠。


帶著台劇航向國際

然而台劇的播映,也不見得只能仰賴國際平台,透過本土影音平台的海外拓展,也能將台劇送往世界的舞台。
早年以電影代理發行、投資起家的獨立片商CATCHPLAY,嗅到影音平台的發展趨勢,在2016年推出數位串流平台CATCHPLAY+。明白台灣市場的侷限,楊麗貞將目光放向海外,與印尼、新加坡的電信公司合作,在當地提供 CATCHPLAY+的串流服務,並成為第一個進入印尼的OTT平台。
2019年楊麗貞相中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具有國際共感的潛力,能為台劇開創新局,極力爭取發行機會。除了在自身的CATCHPLAY+上放送,也透過與HBO的合作,打開此劇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證明了本土平台也能為台劇創造機會。
不願被動等待作品上門,並加強台劇發展的力道,CATCHPLAY與文策院共同投資成立影響原創,試圖將國際市場的開發經驗帶入製作端,意欲從前端開發、後端發行引入海外資金。例如與香港ViuTV合作的《第三佈局塵沙惑》,或是今年在金鐘獎獲得迷你劇集獎的《良辰吉時》則是與新加坡的新傳媒合作。「讓這些作品除了有台灣市場,也透過國際的策略合作,去到更遠的地方。」陳劭怡期盼地說。

跨國合製如火如荼

如何將台灣的作品帶往國際,是影視產業日夜琢磨的課題。文策院透過舉辦TCCF創意內容大會,集結台灣具潛力的 IP 作品與提案,並邀請國際買家參與,讓產業與國際市場對接。甫於2022年11月結束的展會上,韓國娛樂媒體公司 CJ ENM 宣告將與台灣合製一部以海島為背景的華語劇集。
而瀚草文創則是看到日本社會型態與台灣之間的相似,有意打進日本市場。於是買下日本經典小說《模仿犯》的IP版權,要將日人熟悉的文本,轉譯為台灣的戲劇作品,並將在Netflix獨家上架。
CATCHPLAY在印尼與新加坡的長年耕耘與觀察,彼此的戲劇合作也越來越緊密,例如 CATCHPLAY 首部製作的原創驚悚影集《惡靈旅店》(Losmen Melati),就是與印尼 Infinite Studios ,以及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 三方跨國合製,現已進入後製階段。而另一部與印尼合作的項目《Lesley in Taipei: Grass Jelly Bubble Tea》,則是由兩國編劇共同譜寫,描述印尼華裔網紅女孩來台北追夢的影集,希望藉由兩地觀點來豐富故事,期待能在東南亞掀起新一波的台式旋風。
隨著台劇的不斷開展,產業的動能將越發興盛,不論是作品、影視人才、投資環境等,都將在一次次的經驗中成長茁壯,帶著台劇航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