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後的建設業:建商二代林鼎強的「建設MLB」夢想

「真正的花園,不會有盆栽,然後拉起繩子支撐。」資深地產從業人員周大麟談起已停業的「熊貓建設」,仍是眉飛色舞。四十多年前,這家建商採用反梁做法,做出與公園一樣的中庭花園;一扇二米高的銅門採用整塊紅銅打造;獅子石雕栩栩如生,是比較了對岸南北派別後,才委託製作;台中知名景點美術館綠園道後半段,從一片黃沙到景觀綠蔭,也是由其認養。「他(建商老董)不是只想做一個建案,他想做一個環境。」

熊貓建設社區的銅門,為完整銅片無焊接,製作過程還曾諮詢中科院。業者提供


921之後 建設業人人喊打

「熊貓建設」創辦人林樹旺發跡傳產,涉足建設業時,正好搭上台灣經濟黃金年代,推案量曾盤踞台中房市前五名。當年同樣追求頂規設計的還有「宏凱建設」,廣告常主打「室內無梁柱」;「中陽建設」開發店內店商圈結合商辦大樓模式「麥克阿瑟計畫.台灣商務中心」,總銷達60億,是該年全台最大預售案。建商之間交叉持股,南部餐飲大亨也被吸引北上投資,可見當時台灣經濟發展極佳。

然而,1999年921大地震導致中部傷亡慘重,台中建商也一夕打入深淵,負責任的建商一早開車前往每個社區視察。然而,當年台中推案量從上千億減至348億(1998年為1,149億),隔年推案量更跌至214億,「公會召開會員大會,坐不滿二桌。」台中建商回憶,當時約有二年時間,建設業人人喊打,連信用卡都辦不下來。

林樹旺沉默寡言,其子林鼎強當時還只是高中生,忙著打工賺零用錢,但建設業的氣氛低迷到他無法不察覺。

留在台灣 接棒家業

921大地震過後,建築法規修正建築物耐震級數需達七級震度,建商也在坪數、建材、地點之外重視起結構設計。周大麟表示,當時連隔間牆都要強調使用高拉力鋼筋,室內無梁柱也改成戶戶都有柱。

熊圖建設總經理林鼎強經常在第一線了解市場,他表示,設計越完善,未來解決的問題越少。林大義攝影

也有許多建商讓孩子移民國外,希望未來不要再走建設業。但林鼎強進入父親公司學習工地機電、設計、財務、土開等。七年後,他開始學習銷售,從門口引導客戶停車開始,每天工作12小時,月休三天,半年後,才能開始接觸客戶。

林鼎強對銷售濃厚的興趣來自高中跟同學一起扮吉祥物、發試喝飲品的打工經驗。品牌商在二款新品上架前,先以免費試喝活動獲得消費市場第一手消息,耗資200萬,因反應不佳,省下未來一億元的上市費用。

而他也注意到,原來一間大公司的行銷活動可以達到多重目標,包括品牌宣傳、新品市調、創造就業機會,「當年時薪差不多60元左右,我們給100元,幫助了很多需要打工的孩子。」

台中知名景點美術館綠園道後半段由熊貓建設認養。謝平平攝影


網羅專業人才打造「建設MLB」

六年前,林鼎強成立「熊圖建設」,自己有能力開發土地、規劃設計、銷售,但他選擇與他人合作,「不是每塊地都有那麼大的獲利空間,但不代表這不會是一個『好案子』。」

「熊圖建設」與合作夥伴「歐旻建設」在雲林推出公寓電梯案,一樓為停車場,並為偏沙質的基地進行地質改良;今年即將交屋的台中龍井大樓案,三房帶車位總價「不到千萬」,公設比不到25%;而由國際建築設計龍頭Gensler操刀,在台中北屯的大樓產品總價竟然落在2,500至3,000萬元左右。

何謂「好案子」?從熊圖的全線推案模式,其實看不太出來,或者應該說,他走的是非傳統建商經營品牌路線,正在用時間堆砌與客戶的信任。

喜歡與人合作、溝通,或許與原生家庭有關,林家是大家族,至今沒有分家,當年林鼎強父親林樹旺成立的「熊貓建設」也是家族企業,「大家一起做,才能做得大。」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團隊共同組建「建設MLB」(取自「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如同當年打工學到的經驗,一個預售案可讓不同團隊各自發揮專業,拿下不同市場,「聯盟規模越大,產值越高,我會不奢求全部市場都喜歡我,三成就好。」

與國際建築龍頭Gensler合作

Gensler以團隊為主要戰力,而非個人,「他們辦公室窗邊的位子都留給團隊,主管辦公桌反而在室內中間。」一開始就有二、三組設計團隊參與熊圖設計案,詳細了解業主想法後,很快就提出多種不同方案,其後,3D、建模、造型團隊都參與開會,讓林鼎強見識到國際建築團隊的細膩與高效。

身為全球建築龍頭,Gensler也進行「2025城市脈動:魅力城市」(The Top 10 Cities People Don't Want to Leave.)全球調查,在8月份剛出爐的報告中,台北市以64%打敗新加坡、雪梨等城市,拿下第一名。

台北是民眾最期望定居的城市,而台中則是全台建設業最愛參訪的城市,921大地震後成立的台中建商,開始發展出為住戶思考的企業文化;磨練多年的林鼎強,也想走出一條不只講求獲利的路,印證父親林樹旺所說:「尊重這個行業,就是尊重自己。」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70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70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