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金融事件後 品牌、產地最重要

對個人生存帶來威脅感的因素,因人而異。但當食品安全與經濟情勢同時出現警訊時,就可能引發集體恐慌,並且激發人們採取行動,因應環境變動,以趨吉避凶。
《30雜誌》針對目前仍持續產生效應的毒奶事件、金融風暴,委託「遠見雜誌民意調查中心」進行「品牌及時事調查」,希望深入了解 30世代,在新聞事件後,是否改變消費及投資行為,以及他們對品牌的看法──是否仍信任品牌價值。
調查對象年齡鎖定 25歲至 35歲的族群,(顯示統計結果時,再將年齡層細分為 25至 27歲、 28至 30歲、 31至 35歲)。
有效樣本 542人,調查以電話訪問進行,抽樣採隨機跳號方式。


有投資,沒改變!
你目前有沒有進行投資理財?
有投資,而且增加 2%
有投資,但是減少 11.2%
有投資,沒改變 23.8%
沒有投資 63%
當前經濟衰退情勢究竟止於何時?專家、分析師誰也說不準,給予投資人的建議也是各說各話,有人主張危機入市;有人力勸保持平常心,持續投資;先觀望,保有現金部位,小心駛得萬年船──也是一派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敢於加碼、或有能力加碼的投資人只是少數,減少投資的比例也有限,反倒是維持原有投資步伐者較多。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六成受訪者完全沒有投資,這與本期「中產階級大調查」的結果接近,有一成五的 30世代沒有餘錢可投資。但令人安慰的是,完全沒有投資的比例,依年齡漸次提高( 25-27歲、 28-30歲、 31-35歲)而降低。


改變以賣掉股票、贖回基金為多
減少或增加的投資項目是什麼?
賣掉股票 36%
贖回基金 30.5%
基金減少扣款次數或金額 14%
基金停扣 7.4%
定存解約 2.7%
加碼投資股票 10.1%
增加定存比例 5.7%
增加基金投資 3.6%
投資行為的改變,以賣掉股票、基金贖回最多,兩者均超過三成;其次,反應較消極的基金減少扣款次數與金額、以及積極的加碼股票投資,兩者比例相當;基金停扣與增加定存比例的人數也接近。


品牌是品質的保證
對你而言,品牌的意義是什麼?
是品質的保證 71.1%
比較貴,想省錢就避開 17.4%
是身分地位的象徵 6.5%
調查結果顛覆過往對 30世代的刻板印象,總認為 他們為了面子追求品牌與 logo,其實他們的盤算務實,品牌保證自己不會花錢又受害。而且年紀、學歷愈高,愈認為品牌是品質保證, 31至 35歲、大學以上學歷,分別有超過 75%以上受訪者如此認為。


經濟不景氣,四成維持原來消費習慣
經濟不景氣,你的消費行為是否改變?
是,盡量減少消費 55.4%
沒有改變原本的消費習慣 40.7%
優先購買知名品牌 6.5%
多數媒體反映的情形,是消費者普遍減少消費。調查結果中,有五成五受訪者減少消費,但完全不變的也有四成! 28歲至 30歲變保守的占比最高。
其中有 6.5%的受訪者,深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優先購買知名品牌,保障自己的權益。


飲食習慣因新聞事件改變
你是否受毒牛奶事件影響,改變購物習慣或是飲食習慣?
購買食品時會比較注意 59.1%
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33.6%
改變平日習慣購買的食品或品牌 63.7%
沒有影響 33.5%
新聞事件太震撼,近六成 25歲至 35歲的受訪者因而在購買食品時變得較警覺,其中有三成受訪者同時還改變了飲食習慣。
因新聞事件改變飲食行為者,又與學歷與收入呈現正相關,每月收入 4萬至 6萬元的受訪者中,近七成購買食物時更加小心,大學畢業受訪者則有 68%不敢隨意亂買。
而改變主要發生在食物「種類」與「品牌」的轉換,改變的受訪者達 63.7%。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乎是各年齡層、各種教育程度及收入水準受訪者的共同反應,不因收入、教育程度而有明顯不同。


給我熱量資訊,其餘免談!
購買食品時,除品牌外,你會注意包裝上的哪些產品資訊?
產地 51.7%
成分 44.7%
有效期限 47%
熱量 6.2%
毒奶事件後,消費者提高警覺留意產地、成分及有效期限,並不意外,但有 6.2%受訪者表示會頭腦清醒地看一眼熱量高低,是較有趣的發現。
有趣的是,對產地、成分的重視程度,明顯隨年齡、學歷提高而增加,但對熱量的計較,則隨年齡增長遞減, 25歲至 30歲比 31歲至 35歲多出 3%, 30歲以下族群顯然比較在意身材。


最放心產地:日本與台灣
通常你會比較放心購買的食品產地是哪裡?
日本 58%
國內 53.3%
美國 46.4%
紐澳 28.4%
歐洲國家 23.6%
雖然近年日本也不時傳出受大陸進口農產品毒害的新聞,但相較其他地區層出不窮的食品原料問題,日本長期累積對食品衛生嚴格管控的形象,在不知「到底還有什麼能吃」的此刻,日本還是較能放心的選擇。特別是 25歲至 27歲的受訪者,有高達 72.5%以日本為產地首選,遠遠超過 31歲至 35歲的58.4%及 28歲至 30歲的 48.2%,由此略可窺見日本對這個族群的吸引力。
而國內經過有心人多年耕耘,各種農產講究有機栽種,畜、水產強調飼養過程、生產者認證等訊息不時被披露,在不知吃什麼好時才猛然想起,吃本地物產最好。


最不想買產地:中國
哪些國家生產的食品,你較不想購買?
中國 95.9%
泰國 24.6%
越南 23.5%
印尼 13.2%
菲律賓 10.5%
香港 4.2%
中國大陸排名第一,想當然爾,不約而同比例如此之高,反映消費者的驚慌指數。事件發展過程中,接連傳出被檢出三聚氰銨消息的東南亞國家,消費者也不太想買。


信任的含乳食品品牌
毒奶事件後,哪些品牌的含乳食品(飲料、包裝速食、沖泡式濃湯)讓你感覺比較值得信任?
統一(瑞穗) 20.2%
味全(林鳳營) 14.9%
光泉 8.8%
康寶 6.4%
桂格 5.6%
調查結果呼應消費者對「產地」的信任偏好,名列前 3名的全為國內品牌。不過,消費者的支持很分散,在可複選 3個品牌的情況下,無任一品牌得到「壓倒性」支持,得到 1%以上支持的品牌,自第六名起依序為:金車(伯朗) 4.4%、雀巢 2.3%、國農 1.2%、豐力富 1.1%、美強生(優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