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排行榜的威力

一個世紀前,美國鋼鐵巨擘史瓦柏(Charles Schwab)發現,公司某一個煉鋼廠總是達不到應有的產量。他詢問該廠主管其中緣由,對方回答他:「我不知道。無論我怎麼哄、怎麼逼、怎麼咒罵,甚至恐嚇他們會下地獄、威脅辭退他們,都沒有用。他們就是不做事。」

那天,在晚班員工輪值之前,史瓦柏向該主管要了支粉筆,轉頭問身邊的某員工:「你們這班做了幾批?」員工表示他們做了六批。史瓦柏聽了,不發一語地在地上,以粉筆寫了大大的數字「6」。當晚班的員工看到這個數字時,自然就問這是怎麼回事,早班員工如實說了。

次日早晨,史瓦柏走進煉鋼廠時,發現晚班員工已將「6」抹掉,以數字「7」取代之。早班員工來輪值時看到這景象,競爭之心熊熊燃燒。哼,晚班的人覺得他們比較行嗎?來給那些晚班的人看看我們的實力吧!

當天早班員工離開時,留下了個巨大招搖的「10」。從此,這個煉鋼廠的產量扶搖直上,遙遙領先。

MIT史隆管理學院研究員許瑞格(Michael Schrage)在部落格上表示,像史瓦柏這樣的即時排行榜,給了員工一較高下的依據。排行榜的特點是簡單、快速、低廉,卻有力,而且它的公開性、能見度,提升了眾人爭相討論的機率。它驅使人們討論誰是贏家、討論贏家為何是贏家。其中的階級意識和競爭心態,激發了人們互別苗頭的衝動。

排行榜是確保人們參與度的高效媒介,而透過數位化,排行榜的設立更是易如彈指。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網站上,都有點閱排行榜。這些網站上的新聞工作者和編輯,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哪些文章吸引了最多的注意力。

然而,再如何便利的工具,遇上錯誤的應用還是枉然。許瑞格提及,有一家公司的客服中心以「每小時的問題解決數量」作為評分依據,結果客服人員為了搶速度,忽略了服務態度,本末倒置。幸而該中心隨後修正制度,改以顧客滿意度為準,客服人員的應對方式也因而改善。

此外,排行榜激發的不見得是良性競爭。一家網路遊戲公司透過排行榜來誘使顧客玩商業模擬遊戲。但是許瑞格發現,有些隊伍因為競爭心太強,甚至在練習階段也毫不猶豫地作弊。這在上述的新聞網站也是如此。編輯難道不會為了增加文章點閱率,而刻意誇大,提高爭議性嗎?

排行榜或許是領導人心目中的利器,但一刀在手,就看公司怎麼運用了。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286期(2010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