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不是遊戲!從「過度追求」看見手術的隱藏風險



最近,一則關於某網紅花費大筆金錢,針對同一部位進行多次整形手術的新聞,引發了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新聞中,醫師特別警告,頻繁且過度的手術可能帶來嚴重風險。當我們在社群媒體上追逐完美時,是否也忽略了手術背後可能隱藏的風險?除了「如何變美」,我們更該深入探討「如何安全、理性地變美」,將新聞事件中的警示,轉化為一份手術前的自保指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釐清你的「動機」與「問題」:手術前的自我叩問
在踏入手術室前,請先問自己兩個最根本的問題:

●你的動機是什麼?
你是為了取悅自己,讓自己變得更自信,還是為了追逐流行,想變成某位明星或網紅的樣子?如果是前者,你的改變將會是長久且充滿意義的;如果是後者,你的美麗將永遠無法被滿足,因為流行一直在變。

●你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你想改變的是「生理上的問題」,例如雙眼皮不對稱、鼻樑塌陷、或是因為老化造成的眼袋?還是想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例如缺乏自信、對外貌的焦慮?手術能解決生理問題,但無法解決心理問題。請務必在術前,先釐清自己的根本需求。

效果與需求的黃金平衡點:認識手術的極限與風險
手術,並非魔法,它有其極限與風險。了解這些,才能幫助你做出知情且負責任的決定。

何謂合理期待?
手術能讓你看起來更年輕、更有精神,但無法讓你變成另一個人。一個好的結果,是讓你看起來「變美」,而不是讓你看起來「動了手腳」。此外,手術都會留下痕跡,無論是微小的疤痕或是需要恢復期的腫脹,這些都是手術的一部分。

警惕的訊號。
在新聞案例中,醫師特別警告,頻繁或過度的手術可能帶來嚴重風險。每一次的手術都是對身體的一次創傷與重建。如果同一部位在短時間內多次進行手術,可能導致組織纖維化、血流供應不足,甚至造成皮膚壞死等不可逆的後果。

與醫師溝通的SOP—將夢想轉化為可行的藍圖
在諮詢過程中,你與醫師的溝通至關重要。這場對話,將決定你的美麗旅程是否安全、順利。

步驟一:
提出具體問題。 不要只說「我想變漂亮」,而是明確表達你的困擾,例如「我覺得我的單眼皮讓我很沒精神」,或是「我希望我的鼻型能更立體」。

步驟二:
確認醫師的專業資質與經驗。 詢問醫師是否具備相關專科證照,並了解他過去是否處理過類似的案例。

步驟三:
討論術後風險與應對方案。 詢問可能出現的風險、恢復期會有多長、以及如果出現緊急狀況,診所的應對流程是什麼。

▶手術旅程的SOP:從準備到恢復,你的角色是什麼?
了解手術的流程,能讓你對整個過程更有掌控感,減少焦慮。

手術前:你的準備
健康評估: 遵從醫師指示,進行必要的抽血或身體檢查。誠實告知自己的病史、過敏狀況與正在服用的藥物。
態調整: 充分休息,避免在手術前飲酒或熬夜,以最佳狀態面對手術。

手術中:你的配合
保持放鬆: 在手術過程中,保持平靜與放鬆。如果你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告知醫師或護理人員。
遵從指示: 遵從醫師的每一個指示,例如呼吸方式、頭部位置等,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手術後:你的恢復
耐心照護: 恢復期是美麗旅程的重要環節。遵照醫師的指示進行冰敷、熱敷、服藥或傷口護理,不擅自更改。
定期回診: 即使你覺得恢復順利,也應按時回診,讓醫師評估恢復狀況,並及時處理任何可能發生的問題。

醫美手術,是幫助我們變得更好的工具,但它從來都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請將每一次的諮詢,都視為一堂對自己負責的課程,理性地評估,勇敢地面對,只有在自我完成以後,醫美手術才能完成最美的你。

更多精采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www.dr-beaut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