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 倪安東

人生翻頁
基本上倪安東是個滿腔熱血,腦袋想法轉不停的大男孩。相較之前在美國的生活,那些平靜而安逸的日子算是把他悶夠久了;如今他來到台北,認為要是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那可真是太浪費蹉跎時光,超有罪惡感。之前好一陣子善用YouTube,倪安東展現影音創作的表演慾,順便傾吐心聲;此刻,他已變身為歌手,透過斯文靦腆的形象蛻變,意圖呈現有別於過往那個宅又悶、內心憤怒嘶吼的少年。

眼前這位從美國來台發展的倪安東,稚氣未脫,儼然還是個美式風格大男孩。初次見面略顯羞澀的應對之中迫不及待想要分享他的創作概念。只不過,編輯不忘提醒他,這時代正因素人發聲多元,藝人得時時準備好題材才有多種面向被討論的可能;不然,套一句小S說的:誰要跟你談音樂啊!(咳)Esquire還是會想要了解你的音樂和創作本能啦,但在那之前,我想我們有必要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


撞見宅又悶、內心憤怒嘶吼的少年
倪安東回應說,他很宅,喜歡Foosball(手足球,大笑很宅男的東西),還有線上遊戲電玩,以及非常愛看電影,電影在生活創意攝取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每週至少要看三、四部電影。Visual元素之於他而言很重要。身為獨生子的他,小時候常常無聊地一個人待在家,即便是玩公仔也要想一大堆劇情。藉由看電影的方式,看到別人的故事,給予自身了解別人生活的可能與想像。這些過程如今有助於他詮釋歌曲的表現。

「高中時,我對父母很不好,實在太囂張的皮。我對很多事情不耐煩,叛逆又不懂事的個性,完全不想聽父母嘮叨;那時候,我看不到他們對我的好,也看不到他們為我守護的未來。年紀更小的時候,媽媽要帶我上教堂,爸爸要帶我參加童子軍……,反擊說一堆宅男混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那時候很愛聽搖滾樂,情緒一來就想跟父母吵架。曾經一度發生過,媽媽把廚房調味料瓶瓶罐罐一把推開的舉動,碎裂的景象彷彿歷歷在目,但已記不得當時跟媽媽在吵什麼。」

華麗暴力與黑暗的影子彷彿從小在心裡滋長蔓延開來,假如拿電影來解說倪安東的視覺喜好,你應當會更有畫面。《蝙蝠俠:黑暗騎士》、《300壯士》、《守護者》……等,加上提姆波頓的作品,這些他近期喜歡的電影,時代風格鮮明,皆有快慢變奏運鏡的熱血視覺張力,一種不滿的怒氣似乎不吐不快,誠然要狠狠往外擊退才會過癮。

坦言不愛公式化的愛情故事,若是處理父子、兄弟的題材或許比較讓人感動,像是《Life As A House》就會讓人哭到不行。愛看電影的興趣或許受父親影響,父親從小就有收集電影的習慣,加上全家都愛看電影,往往一起出門去電影院,然後分開各自看想要看的電影,散場後再集合回家,「看電影算是我們家正常的共同樂趣。常常三個人待在家裡看電影,邊吃東西,三個都胖子的畫面。」(大笑)


用力追我的夢想
來到台北生活,錄專輯、發片,倪安東認為這一切急速改變之於他而言,不是壓力而是動力,他就是要這麼用力追他的夢想。

為了個人首張專輯,倪安東在聲音練習上做了很多準備,身體狀態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找來好友仔仔Will Peng相助,也與製作人王治平共同摸索,對於現階段的合作很開心。什麼樣的曲目容易讓自己掌握聲線表達?什麼樣的曲風容易詮釋情感?倪安東給了Esquire一份參考名單。之於專輯選歌標準,倪安東認為歌一定要好聽,而且得有就是屬於他來唱的契合度。收歌之際,有些Demo很棒,但是他就是唱不出示範的感覺,索性就會放棄。

靠PK上了舞台,他就愛上那個舞台。倪安東知道,以前只想躲在車上自己唱唱就好,現在有機會能唱給別人聽。那個轉變在「超級星光大道」演唱〈The Blower's Daughter〉時發生,他發現那當下大家的情緒是凝聚糾結在一起的,來一個突兀的咳嗽,可能都會壞了氣氛。「拍廣告、走宣傳,愈來愈多人會注意到我的一舉一動,這是變成歌手後微妙的改變。我想我得給媽媽作面子,要注意打扮,保持形象。這對我來說是最新要學習的。」

關於編輯那番內心黑暗的觀察,倪安東沒反駁,但自我肯定說至少他的人生,目前都還蠻正面思考的,就像來台灣的際遇,似乎一切都還蠻開心的。飲食上,撇除令人驚嚇的內臟不說,他覺得台灣滷味很棒,每次買都有一大袋,其他還有東山鴨頭、鹹酥雞之類的,都具備「很快樂的吃法」。「所有你想要、喜歡吃的東西都在裡面,完全不會有失敗的點。叉子一戳就中,哇,一個驚喜。很喜歡這種綜合又歡樂的飲食環境。」

回歸到素人發聲的論點上,倪安東除了唱歌,希望能予人力量和鼓勵外,在自我定位上,預期朝多元發展。「我自己對戲劇和音樂劇很有興趣,有跟公司討論說我以後想當導演,有機會的話想嘗試執導自己的MV……,因為我腦袋裡有很多畫面想實現,試圖一圓這類結合影音創作的夢與癮。」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