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德國代表:台德半導體合作絕佳範例 盼媒和雙向投資

台積電德勒斯登廠正如火如荼興建中,新任德國駐台代表狄嘉信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台灣與德國的半導體合作是絕佳範例,不僅帶動台企前往德國投資,德企也表達擴大投資台灣意願,他希望能做好媒合角色。

台積電與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合資設立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歐機電,ESMC),去年8月在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27年投產,生產28至12奈米成熟製程晶片,供應歐洲汽車與工業市場。

新任德國駐台代表狄嘉信(Karsten Tietz)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德勒斯登廠正順利進行中,德國樂見台積電來到德勒斯登,而德勒斯登所在的薩克森邦邦長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即將訪台,期間將參訪台積電,並出席德國國慶酒會。

狄嘉信強調,半導體是德國與台灣合作的絕佳範例,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居全球領導地位,台積電在德國設廠能幫助德國建立晶片的獨立供應鏈,促進德國產業繁榮,也讓德勒斯登成為歐洲的半導體聚落。

台積電發揮「以大帶小」效應的同時,德企投資台灣意願是否隨之提升。狄嘉信表示,目前在台灣的270家德國公司中,有40%表達擴大投資台灣的意願,這是非常好的訊號。

「我們獲得雙向要求」,狄嘉信表示,他抵任台灣沒幾天,就與計劃進入台灣市場、尋找合作夥伴的德國公司會面,收到許多來自德企的需求與興趣,同時也有台企表達赴德投資或合資的意願,德國在台協會希望能做好媒合角色。

至於台灣能源安全、地緣政治挑戰是否讓德企卻步,狄嘉信坦言,確實有被問到安全情勢,但他告訴這些公司,「到處都有風險,但我帶著兩個年紀還小的孩子來台灣,如果我覺得風險太高,還會這麼做嗎」,至於有政治擔憂的公司就不會來洽詢了。

被問及台灣國防預算刪減對國際社會所傳達訊號,狄嘉信以德國為例表示,面對俄羅斯威脅,德國政府與在野黨合作修憲,放寬國家舉債限制以滿足國防預算需求,因為大家都看到國家需要更具韌性。

狄嘉信也提到,當然有人說預算應該用在社會福利,但德國社會福利預算仍高於國防預算,況且,若因軟弱、無法捍衛德國與歐盟所代表的價值,進而失去自由,再多自由、社會福利或教育都將失去意義,這是德國社會共識。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