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勝一號導入TAK套件 智慧化戰場管理強化訓練效能

陸軍「陸勝一號」操演25日實施,參演部隊542旅、234旅今天於雲林褒忠、元長一帶再度遭遇,統裁部下達234旅向虎尾溪北岸的542旅發起攻擊,並執行地空整體作戰演練。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演練落實戰術戰傷救護(TCCC)訓練,亦使用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給予指揮層級如同「上帝視角」的圖資,迅速掌握部隊規模、地點及動向。

陸勝一號操演自25日起至31日實施,由甲軍(裝甲542旅)、乙軍(機步234旅)執行實際對抗的攻防演練。值得注意的是,過往「長」字輩的聯兵旅對抗均為「空操」,這次則首度使用空包彈以盡可能貼合戰場實況;同時由陸軍航特部601旅支援542旅、602旅支援234旅,因此操演過程中可藉聯絡官請求空中支援(阿帕契AH-64E、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等)。

另外,這次操演全程結合「交戰規則(ROE)、去中心化指管、小部隊任務式指揮、城鎮作戰、砲兵火力運用」,並將無人機運用、新式指管裝備、陣中6項要務、後勤支援能力等納入演練驗證,首次在陸勝操演運用空包彈、煙霧彈輔助模擬戰場景況,達到仿真實戰訓練目的。

中央社記者今天實地前往雲林地區採訪,這項採訪並無過往實彈射擊的「火力展示」,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多實際的「戰術訓練」,也沒有過往長字輩操演「以輪車代替戰甲車」作為,因此民眾於一般道路目睹戰、甲車的「見軍率」則大幅提升,也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在馬路旁拍照。

參演部隊自25日晚上10時接獲演習命令後開始機動,並於大肚溪一帶首度接觸,歷經統裁部下達無數次的「臨時狀況」並推進、後撤後,兩軍今天上午再度於雲林縣元長鄉、褒忠鄉一帶遭遇,統裁部下達命令,要求234旅向虎尾溪北岸敵軍(542旅)發起攻擊,並於上午9時30分開始執行「地空整體作戰科目」。

234旅聞令後,地面聯絡官則呼叫陸航602旅轄屬的2架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針對遠程目標發起攻擊,此時並由多輛搭載官兵CM-33、CM-34雲豹八輪甲車實施下車戰鬥,亦有陸軍近程戰術無人機於空中實施戰場監控,CM-11戰車、拖式2B悍馬車則奔馳在鄉道間牽制敵軍,最後則有心戰喊話車實施招降喊話;期間在周遭區域亦有補給等相關科目實施。

這次地空整體作戰演練主要有兩個重點,分別是戰術戰傷救護(TCCC)訓練及使用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

戰傷救護部分,模擬下車戰鬥後其中一名官兵因中彈倒地。鄰兵先進行「偵察目標指示與回報」(3Ds report),並開火制壓、投擲煙霧彈排除威脅,而非先救治;若未排除威脅,救治者恐成下一個死者。受傷官兵移至安全區域後依序實施「MARCH」5階段、「傷患後送9段醫療報告內容」,並由官兵仔細填寫傷票(個資、受傷部位及處理情形),執行戰傷後送。

TAK套件部分,於陸軍近期在花蓮執行救災時首度曝光,這套系統最初為軍事用途設計,有助提升作戰環境感知、情資交換或指揮鏈簡化,給予指揮層級如同「上帝視角」的圖資,迅速掌握部隊規模、地點及動向,可設定的最小單位為排級;由於TAK的開源特性,逐漸應用於民間,尤其適用救災時高度依賴位置資訊共享與跨單位協調的情境。

國軍聯兵旅對抗過去均以「長」字輩為代號實施,若北部6軍團擔任統裁部(主辦)演習代號為「長泰」,中部10軍團「長青」,南部8軍團則是「長勝」,而今年起取消此命名方式,改由陸軍教準部統一擔任統裁部,重新命名為「陸勝」操演。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