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然率團考察新加坡 借鏡殯葬政策迎高齡化挑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衣綸/台北報導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死亡率持續攀升,新北市在殯葬相關設施與服務上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完善規劃成為一大挑戰。為借鏡他國經驗,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率民政局團隊前往新加坡,陸續參訪翡瓏山聖所、新加坡殯儀館、萬禮火化場、光明山普覺寺、蔡厝港墓園與新加坡富貴集團紀念館等地,並於昨(23)日拜會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就殯葬管理與城市環境永續進行交流,尋求可引入新北的實務作法。
劉和然指出,此行除拜會駐新加坡台北辦事處與國家環境局外,也深入考察當地公私立殯葬設施,觀察到新加坡在喪葬文化上與台灣有諸多差異。新加坡的殯葬服務因應多元宗教文化提供不同方案,親人過世後至完成告別式大約3天,約占7成。告別式地點除殯儀館外,也常見於組屋一樓舉行。遺體不進行冰存,而是做防腐處理,且辦理告別式時不特別挑日子,與台灣習慣挑「好日子」形成對比。
在設施面,新加坡寺廟除供奉牌位與骨灰櫃位,也設置火化設備,並需經國家環境局核准。全國最大的公營火化與骨灰存放中心——萬禮火化場,更引進自動化火化系統,大體送達後由自動引導車全程服務,家屬無需現場久候,可依指定時段回場,透過QR code系統領取骨灰罐。
新加坡自2017年起推動環保葬,2020年開始實施,每案收取320新幣。與新北現行植存不同,新加坡做法是將骨灰拋灑於撒土區後,再以水澆灌,使骨灰滲入土壤。海葬則由政府指定區域,骨灰置於特殊材質容器,可在海面漂浮20至30分鐘後緩緩沉入海底,兼顧環保與家屬心靈慰藉。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表示,該局在殯葬業務上兼具提供者、倡導者與監管者角色,目前全國亡者火化比例約82%、土葬約18%。預估2040年死亡人數將增至4萬人,除公營骨灰存放設施外,寺廟及民間團體也提供相當的使用量能。為因應未來需求,新加坡正積極推動環保葬使用率。環境局對新北市政府團隊的到訪深表歡迎,並認為雙方經驗交流收穫良多;劉和然也邀請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未來回訪新北,共同推動殯葬政策正向發展。
民政局補充指出,新加坡因地狹人稠、土地有限,無論在殯葬服務規劃、殯儀館與火化場設置,或喪葬與祭祀專業管理方面,都展現現代化與精緻化特色。尤其萬禮火化場的新設施兼具現代科技與人性化空間,成為其他城市可借鏡的典範。新北市盼藉由這次考察與經驗分享,為未來殯葬政策與設施精進提供寶貴參考。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