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火藥味十足!學者警告:台灣小心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3日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聯合國大會23日在美國紐約登場,美國總統川普睽違6年再度重返該講台,火力全開狂講長達1小時,當中批評聯合國及多國的移民政策、指控聯合國資助移民對西方造成麻煩,並吹捧自己打擊中南美洲販毒集團、管理邊境和解決國際戰爭的努力。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直言,台灣需要的是國際能見度,若繼續追隨川普的路線,勢必要更加謹慎。
翁履中表示,對比2019年川普的聯合國演說,不難發現其實川普當時就明確宣示:「未來不屬於全球主義者,未來屬於愛國者。」不過,那時的他還願意在自由、和平、民主等價值下保留某種多邊主義的空間;但到了2025年,他的語言已從「不同意」進化為「拒絕」,從「質疑」變成「批判」。
翁履中分析,這些變化背後,反映的是重返白宮的川普,對世界的態度不再是爭取共識,而是直接自己來設定規則。其實,長期觀察就知道川普的世界觀從不複雜,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應該先愛自己,再談合作;國家利益優先,國際承諾其次。
「川普知道他的語言不會被所有人接受,但他沒有打算要在乎別人。」翁履中強調,他在乎的是,美國國內有多少人認同他的話語,自己人是否願意支持他。而他選擇在聯合國這個「全球主義聖殿」發表這種強硬言論,正是對支持者展現:「當年宣告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重返白宮後更為強硬。」
翁履中直言,對台灣來說,川普這場演說值得深思。一個更強硬、更反多邊主義的美國,意味著我國未來的親美路線,需要更謹慎,因為美國在很多議題上都跟其他西方國家出現歧見,而台灣需要的國際能見度,不可能不跟其他國家交流!選擇川普路線,勢必會讓台灣必須更小心跟其他國家交互動。
相關新聞
好友母親埋床上罹難!張善政悲喊「再多做一點」 緊急出手了
卓榮泰又來了?普發現金被罵爆2關鍵 黃暐瀚:每次都沒想清楚
最新鐵證曝光!陳駿季稱「沒立即潰堤危險」 王鴻薇:官僚殺人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