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誰負責?沈伯洋喊:我先來!

大罷免失敗誰負責?沈伯洋喊:我先來!
對於罷免結果,沈伯洋今表示,罷團無須檢討,真正該被檢驗的,是政治人物。(圖/記者陳威叡攝,2025.07.24)

[NOWnews今日新聞] 首波大罷免未有罷免案通過,引發民進黨內檢討聲浪,對此,積極協助罷免案的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今(27)日表示,罷團無須檢討,真正該被檢驗的,是政治人物,「所以,我先來!」他該扮演的角色,沒做到位;民進黨立委黃捷也說,公民已經做的比誰都多,「若說需要咎責,那是我們做得還不夠」。

24藍委罷免案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昨天舉行投、開票,不過全數未通過,對於結果大潰敗,引起民進黨內檢討聲浪。

「罷團,無需檢討!」沈伯洋透過臉書說,罷團就是公民的集結,沒有人該被檢討,只因為行使了公民權利,而且無論是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的票,民主社會裡,每一票背後的理由都不必交代。

沈伯洋表示,真正該被檢驗的,是政治人物,更重要的,是執政黨的政治人物,「因為我們是有權力的人,有權力就該承擔責任」。

「所以,我先來!」沈伯洋提到,他在反共大聯盟裡協助行動,又是民進黨籍的立法委員,協調罷團、黨中央與聯盟,是他的責任,但這一次,他做得不好。

沈伯洋續指,他對罷團的需求掌握不夠,對地方政治理解不足,導致協調不力,責無旁貸,「如果沒有幾位夥伴硬撐支援,結果可能更慘」;此外,他說,罷免不只是一場政治動員,更是一場系統協作的考驗,他該扮演的角色,沒做到位。

沈伯洋提到,他們當然需要檢討,「因為我們必須更好,檢討不是內鬥,而是負責,對外才更有力量」;他說,他無法替所有人發言,但他希望,下一步,「我們不要只是在說反省,而是拿出行動」。

此外,黃捷也說,這不是他們期待的結果,但公民已經做的比誰都多、走的比誰都遠,撐出比以往還要寬廣的空間,「若說需要咎責,那是我們做得還不夠,才讓公民必須冒著風雨、背著信念走上街頭」。

黃捷提到,作為民進黨的一份子,她們會從失敗中學習,用行動回應民意,但這些檢討都無涉公民,因為公民的參與,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黃捷說,這段時間她跑遍全台,看見許多為台灣奮鬥的臉孔,每位志工毫無保留的付出,特別是「志工三號」 曹興誠,「你們做得夠多了!請優先照顧身心、回歸生活,接下來的責任,是我們的事」。

黃捷也提到,這次罷免雖未過關,但仍有七席跨過25%的門檻,也反映不少民怨和焦慮,這些聲音不能被忽視,「國會需要更多的理性溝通與對話,才能為人民和國家創造福祉」。

黃捷強調,台灣正面對的是國內外更大的挑戰,路只會越來越艱難,「道阻且長,但堅定往前走,一定能看見光」。



相關新聞


內幕/曹興誠氣到不挺823罷免案?綠營下階段戰略主軸曝光


726大罷免/「任何立場都要更謙卑!」 蕭美琴:好多需審視檢討


726大罷免/曹興誠喊放下823讓民進黨努力!民進黨:虛心接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