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國防論壇聚焦無人系統 陳冠廷:台美戰略、供應鏈合作同步到位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陳冠廷今天(16日)於立法院主持「無人系統與現代防衛:科技、政策與戰略新視野」座談會,邀集台灣、美國、波蘭、澳洲、烏克蘭等國內外產官學研代表,共同討論無人載具在現代防衛中的角色、挑戰與可行的政策工具,期望透過跨國對話推動台灣國防創新與產業升級。




陳冠廷在會中強調,唯有先釐清戰略假設,國防生態系才能跟上腳步。不論是國防體系、產業、科技能力、生產能量,或是研發創新團隊,都必須先回答「我們要解決哪些國防挑戰」。他指出,座談會邀請國防部官員共同傾聽不只是交換意見,而是建立一個讓政策需求與產業解方對接的平台,透過實務合作與測試,逐步將無人系統納入台灣整體防衛體系。因為唯有確保戰略目標與所需國際資源相符,台灣才能真正強化國防韌性。




立院國防論壇聚焦無人系統 陳冠廷:台美戰略、供應鏈合作同步到位



陳冠廷強調,唯有先釐清國際上的戰略假設,國防生態系才能跟上腳步。(陳冠廷辦公室提供)






與會專家從實戰經驗、系統整合到產業動員提出具體觀察與建議。美國前海軍少將Phil Yu 以烏克蘭戰場為例,強調無人系統的核心價值在於「適應性」。他說明,不存在單一的「最佳無人機」,真正影響戰場態勢的是能否根據不同情境迅速調整酬載與戰術,例如在 GPS 被拒止的環境下尋找替代方案,或透過改裝與靈活運用使既有平台重返戰場;正是這種調整速度與創新應用,決定了無人系統能否改變威脅平衡。




來自業界的觀點也聚焦於系統層級的整合。HavocAI 首席策略長Ben Clipperly 提醒,速度本身就是一種戰力,無人系統不應只以硬體數量衡量成效,而應以軟體、通訊與指管為核心,構建可互補的「擊殺網」,讓無人載具與有人平台在電子作戰與情報監偵上形成協同效應。SeaSats 的 Julian Brown 則以自主水面載具(ASV)實例說明,能支持長時間海上監測,具備能源自給能力的無人系統,是海上感測節點與關鍵威懾力量。




在供應鏈與產業動員方面,CapZone 董事總經理 Ellen Chang 強調,在討論戰術或採購之前,必須正視中國在零組件製造與供應鏈整合上的優勢。她指出,台灣目前的一大脆弱在於零組件來源不夠透明,若無法建立可追溯的驗證機制,將在關鍵時候面臨風險。為此, Ellen Chang 建議政府可借鏡美國在 新冠疫情期間推動疫苗快速量產的「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做法,採用「先進市場承諾」(Advanced Market Commitment)機制,透過預先承諾未來以特定價格與數量採購的政策信號,降低企業啟動生產線的風險、促動資本投入與產能擴張,並同步推動在地化生產與人才培育,以減少對單一供應來源的依賴。




立院國防論壇聚焦無人系統 陳冠廷:台美戰略、供應鏈合作同步到位



多國出席專家也針對無人系統提出看法與建議。(陳冠廷辦公室提供)




來自烏克蘭的 Mariia Makarovych 則從實務經驗呼籲,台灣不能只停留在會議與討論,必須把合作口號轉化為可操作的專案與實測。她指出,烏克蘭的實戰環境能準確提供台灣相應的數據,台灣企業若要真正掌握「如何用」,應主動透過企業對企業的合作,取得在電子作戰與惡劣條件下的第一手經驗,否則難以把理論轉化為能在戰場上運用的能力。




陳冠廷在會末表示,面對日益複雜的區域安全情勢,台灣既有資金與人才優勢,但更需累積實戰經驗並建構制度化的產業動員機制。他表示,未來將在立法院持續扮演對話與協調的平台角色,促使政府、產業與國際夥伴能在實務上更緊密合作,共同打造屬於台灣的無人系統國防能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