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藍白合「不可能」?媒體人曝最佳時間點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左)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外界高度關注2026地方選舉是否能見證「藍白合」。(圖/記者吳翊緁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而「藍白合」議題持續成為焦點,資深媒體人陳鳳敏認為,藍白若要合,「2026年不可能」,重點應該放在2028年的中央政權合作才對,民眾黨現在要研擬聯合政府的合作方案,是對的方向,把藍白合的重心放在2028年,比2026年務實且可能多了。
陳鳳敏23日在《美麗島電子報》專欄撰文指出,國民黨內參選黨主席的多位人物,過去都曾對柯文哲提出批評,彼此關係並不和諧。尤其郝龍斌與柯分別擔任台北市長,雙方對市政施政理念自然存在差異,加上地方選舉席次有限,合作將引發激烈角力,難以順利推動。陳鳳敏舉例,民進黨雖與小黨合作,但並未動搖其基本盤,反而吸納更多泛綠票源;反觀國民黨與親民黨合作,也因「同源競爭」而未能在縣市首長層級真正融合。
陳鳳敏分析,藍白合之所以浮上檯面,與近期罷免運動及社會對執政黨的不滿有關。然而,從2026年地方選舉的角度來看,國民黨反而處於優勢,已有能力在多數縣市推出具競爭力的候選人。若為了「藍白合」而退讓,恐引爆黨內矛盾。尤其在議員層級,民眾黨近年逐漸斷絕與綠營的關係,爭取的主要是藍營票源,雙方在地方同區競爭時,首當其衝的將是國民黨議員。
陳鳳敏進一步點出,就算雙方同意以民調比拚方式決定人選,實際執行依舊困難重重,地方層級的盤算複雜,很難僅憑單一機制解決矛盾,相較之下,2028年的中央大選才是更合適的合作舞台。經過2024年選舉洗禮,民眾黨支持結構逐漸偏向藍營,與國民黨合作的可能性自然上升,若雙方鎖定中央政權,才能真正展現藍白合的效益。
最後,陳鳳敏強調,若在短期內於地方硬推藍白合,不但成效有限,更可能引發內耗,削弱國民黨現有優勢。較為務實的戰略,是將重點放在2028年,屆時雙方若能進一步討論「聯合組閣」等合作模式,才算是走向真正的藍白合。
參考資料:美麗島電子報
相關新聞
2026六都大戰!吳子嘉盤點「誰穩贏、誰陷苦戰」 曝2大關鍵變數
釋昭慧「月薪14萬全捐」何需供養?他傻眼反擊:日常花費錢哪來
美國恐不甩台灣?賴清德兩岸政策「民調炸裂」 她警告3大危機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