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達質疑台中兒少代表權利遭刪 社會局澄清無取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中報導
為落實兒少的人權保障和社會參與權,全台各縣市每年遴選兒童及少年代表為兒少權益發聲,然而近期有兒少代表質疑,市府擅自修改遴選計畫,取消兒少代表出席兒權會與提案的權利。市議員黃守達今(23)日在臨時會提出動議,要求市府即刻回復兒少代表職權;市府回應,本就有兩種兒少代表,並無取消權利一事。
黃守達指出,這幾天網路上陸續有兒少代表提出控訴,甚至發動連署,批評台中市政府片面取消兒少代表遴選計畫、沒收兒少代表提案權、剝奪兒少代表資格,廢除青年議會的惡例再度重演。
黃守達指出,過去台中市政府為重視兒少意見及需求,並提升政策提案能力與機會,建立兒少代表制度,並已經遴選至第四屆;但今年卻有兒少代表發現,市府在未經溝通之下,無預警把「兒童及少年代表遴選計畫」改成「兒童及少年社區參與培力計畫」,甚至有代表開會時直接被社會局告知「已非兒少代表,而是社區參與成員」。
黃守達補充,社會局長在議會的回覆是在混淆視聽,事實上兒少代表計劃被無預警改成兒少社區培力計劃,兩者在權利義務上就有明確的不同,兒少計畫之目的明確指出要「增進兒少政策提案能力與機會」、「重視兒少意見及需求,作為兒少福利政策推動之參考」;在權利與義務上,更明定參與會議時有發言、提案、表決之權,且可以蒐集兒少意見在兒權會上代表發言。
黃守達進一步補充,後來修正的「兒少社區參與計畫」皆刪除上述既有權利,且不管是在目的或權利義務上,都是以課程、參訪交流為主。無法進一步參與市府政策的形成,更遑論對議題政策發表意見。
黃守達認為,第4屆兒少代表任期為114年1月1日至115年12月31日,即便要變更計畫內容,也應該等待兒少代表任期結束再議。但現在如此暴力剝奪兒少公共參與的權利,根本就是盧市府「廢除青年議會2.0」。
社會局長廖靜芝表示,根據兒少權法規定,代表兒少權會的兒少代表與遴選計畫的兒少代表不同,前者是由兒少委員會請各機關推薦徵選,僅有4人,後者則是社區培力計畫代表,多達21人;前者在徵選時不會排除後者,過去有部分社區培力計畫代表也是兒權會代表,可以到兒權會發聲,今年恰好兩者並無重疊。
社會局指出,本屆兒少委員會代表包含身心障礙、原住民族等多元背景的國高中與高職學生,在兒權會上有針對交通安全、兒童遊戲場安全、原住民語言學習等多議題發表意見;兒少表達意見的管道不僅限於兒權會,社會各界對兒少福利政策有所建議,市府都歡迎提出討論。
照片來源:黃守達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徐德芬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