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後仍出血別忽視 小心子宮癌警訊

醫師可先透過陰道超音波、子宮內膜切片或子宮鏡等方式先檢查。(圖/醫院提供2025.9.16)
[NOWnews今日新聞] 58歲張阿姨退休後熱衷參與社團活動,卻長期忽視陰道異常出血等警訊,直到腹痛難耐才就醫,檢查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第四期,且已有轉移。經評估後,醫療團隊為她進行子宮、卵巢及輸卵管切除手術,再搭配化療與免疫療法,所幸手術順利,患者現已出院,持續接受後續治療。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表示,患者個性活潑,退休後生活忙碌,卻忽略多次異常出血及全身不適症狀,直到友人發現臉色蒼白,才勸她就醫。檢查顯示癌細胞已擴散至骨盆腔淋巴結及肝臟,確認為子宮內膜癌第四期。相較早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逾九成,晚期則僅剩二至五成。
葛裕民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至70歲女性,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國內約7%病例發生於40歲以下。高風險族群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未生育、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以及具家族癌症病史如林奇症候群。
醫療團隊術後安排基因檢測,結果顯示腫瘤有配對修復系統(MMR)缺失,因此採取鉑類、紫杉醇化療,並合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盼能提升療效、延緩抗藥性。
葛裕民提醒,女性停經後若出現異常出血,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早檢查,以免延誤治療。他也強調,基因檢測及精準醫療能協助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無論早期或晚期患者,只要積極治療與保持信心,都有機會延長存活並提升生活品質。
相關新聞
男狂吃「左手香」抗喉嚨痛 結果癱軟失禁險跌倒
攝護腺癌早期無症狀 醫籲50歲男性定期做PSA檢查
中市產業補助2,500萬 議員質疑效果不彰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