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春日的綠意前行,抵達歌聲落腳的地方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 / 台北報導】在縱谷的晨光裡,風總比別處更誠實。它帶著山脈的呼吸、溪谷的濕度,也帶著某種只有走入花蓮後才會懂得的——堅韌。詩人余光中寫過:「山風海雨,都是故鄉的聲音。」而在花蓮,山與海的語言比任何地方都來得響亮。2025 的冬季,我們將循著這樣的聲音,再一次踏上熟悉又未知的路。
作為《創新聞》的主編,我始終相信:旅行不只是移動,而是打開感官、回到生命最原初的節奏。而這一次,花蓮用一場「山海騎遇」提醒我們——生活,值得被踩上踏板、放慢速度、好好看見。

▲花蓮山海騎遇記KOL吳俊星領騎193。(圖/主辦單位提供)
騎進縱谷,就是騎進自然的心臟
11 月 29 日,一場僅開放 30 人的「KOL 約騎限定場」即將在瑞穗啟動。領騎者,是熟悉自行車界的朋友絕對不陌生的名字——吳俊星。他的風格一向輕鬆、友善,是能讓「新手不緊張、老手不無聊」的那種好領騎。而這趟路,是花蓮山海騎遇記五大經典路線中,被譽為「呼吸最乾淨的一段」的——193 縱谷風光線。
沿著瑞穗出發,穿越春日綠色隧道,光會在葉脈間碎裂,落在車輪、肩膀與速度之上。那種被綠包圍的騎行狀態,很難不讓人想到《楚辭》中一句話:「乘風以御雲兮,覽民生之多艱。」此刻你會明白,旅行的意義不是逃避,而是用身體再次理解世界。

▲花蓮山海騎遇記KOL吳俊星領騎193。(圖/主辦單位提供)
小石花的精神:一朵告訴你花蓮為何如此強韌的花
花蓮縣觀光處長余明勲說過一句很動人的話:「花蓮的韌性,就像我們的活動 IP——小石花。」地震後的重建、旅宿產業的調整、觀光市場的再站起——這些都不是新聞稿裡的形容詞,而是花蓮真實的生活日常。如今透過「自行車 × 數位尋寶 × 文化體驗」的設計,花蓮不只是邀請你「看見它」,而是邀請你騎進它的故事裡。
從瑞穗到馬太林教會,參與者將在沿途完成任務、領取完騎禮,把智慧觀光的元素融入自然步調裡,一種新型態的「永續旅行」正在被實現。

▲花蓮山海騎遇記KOL吳俊星領騎193。(圖/主辦單位提供)
用腳踏車接上音樂:FaliFali 音樂節讓旅程有了靈魂
如果說縱谷的騎行是白天的詩,那 FaliFali 音樂節,就是夜晚的鼓點。11/28–30,馬太林文化園區 每年一次,是花蓮原住民族最受期待的盛事。今年卡司亮得像縱谷夜空:魏如昀、馬太林部落、高柔恩、來自印尼的 BottleSmoker——音樂在這裡不是表演,而是一種回家。
市集更是香氣四溢:二把手燒烤、阿里曼烤豬、小儀小米甜甜圈…那些味道像是土地的體溫,一入口,就知道自己在哪裡。而最動人的,是那種原民特有的熱情:你不會是觀眾,你會是被邀請參與的一份子。

▲花蓮山海騎遇記KOL吳俊星領騎193。(圖/主辦單位提供)
名額只有 30 個:一場「風景、運動、文化」一次擁有的難得旅程
這場限定活動採 免費參加,但因為體驗深度與品質控管需求,僅開放 30 名額,需繳交保證金 100 元(活動當日全額退還)。若報名後無故缺席,則作為保險費用直接扣除。報名連結:https://irunner.biji.co/HualienBicycle2
(額滿即止,報名後一天內需完成保證金繳納)主辦單位也提醒,全程以安全為第一考量,若遇天候或不可抗力因素,將保留調整或取消權益。

▲花蓮山海騎遇記KOL吳俊星領騎193。(圖/主辦單位提供)
最後,我想這樣說——
在繁忙與壓力之間,你或許需要一個理由離開都市。而花蓮給你的不是理由,而是一個方向。就像唐詩裡寫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時候,你只需要踏上踏板,讓風帶你走、讓山陪你呼吸、讓音樂替你收心。193 的路,永遠都在。而你,只差一個報名。若你願意,11 月 29 日,我們一起在縱谷,看見花蓮的靈魂。
- 記者:陳 光蘊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