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內可完成的中文版賭博症狀評估量表 北市聯醫團隊證實信效度卓越
發稿日期:114年8月14日
賭害問題正隨著網路快速擴散。市場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估計,2024年全球線上博弈市場規模約786億美元,2030年可能翻倍至1,536億美元;《Hudson Reporter》統計也指出,2023年全球各類賭博(包含彩券、賭場、線上下注)投注總額已突破5,40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攀升到6,700億美元,成長最快的就是亞太地區。隨之而來的身心危害不容小覷,多國社區調查發現,每100名成年人中約有1-3人符合嗜賭症或高風險賭博標準,在年輕男性族群更上升到約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博弈門診的數字與此趨勢吻合,求診者大多為男性,八成以上主要透過手機或電腦下注,平均年齡35歲,顯示年輕男性是最大風險族群。這些數字提醒:隨手可得的線上賭博,正在悄悄拉近嗜賭症與我們的距離。
年約31歲的阿俊(化名)曾在線上娛樂城的百家樂中嘗到「小贏大賺」的快感,短短半年就負債百萬元。走進松德院區博弈門診時,他心情低落、常失眠,家人也承受沉重壓力。醫師先請他填寫一份12題、約10分鐘即可完成的「中文版賭博症狀評估量表」。量表結果清楚顯示他的衝動與情緒困擾程度,成為後續治療的重要依據。經過藥物與團體心理治療六個月後,再次測驗顯示分數下降,看到自己賭博症狀的嚴重度被有效量化且具體下降後,阿俊的睡眠與家庭關係也逐漸改善。
為了驗證這份量表是否可靠,由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及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全台唯一的博弈專門門診招募186位正在接受治療的嗜賭症患者參與研究。結果顯示,量表的信效度極佳,能準確反映患者最近一週的賭博症狀嚴重度。研究過程亦發現,此次研究中,台灣嗜賭症求診的個案樣本中有81.6%主要以線上形式賭博,而每月投注超過一百萬元新台幣的患者,其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低投注族群。負責量表翻譯的主治醫師劉書瑋表示,醫師只需10分鐘就能拿到一張「症狀量表成績單」,用來評估初診病人、追蹤治療成效,或在團體心理治療中觀察每位成員的進步。
該研究補足了華語地區嗜賭症個案在橫斷面上監測的空缺。未來,研究團隊計畫將量表應用於賭博成癮團體治療的評估工具,並評估其作為評估嗜賭症症狀改變的趨勢,期望透過早期偵測與持續追蹤,減少嗜賭症對個人與家庭造成的健康與經濟衝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每週一至週五設有博弈門診,提供嗜賭症患者及其家屬完整的評估、諮詢與多元治療方案。如您或親友正面臨相關困擾,請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