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文/朱福山



交屋滿第3個月時,阿哲第一次感受到「買錯房」的念頭。



那天半夜,他跟老婆坐在客廳裡對視,原本安靜的牆面卻傳來持續的低頻震動。那不是會讓人驚醒的噪音,更像貼在耳邊、不斷持續的嗡鳴聲。只要樓下住戶開冷氣,他家主臥的窗台就會傳來這音頻。



「那不是吵,是低頻在動。」他形容,像整面牆悄悄地一起震,他甚至自嘲自己比較「敏感」,但這已經影響夫妻倆人的作息了。他們最後決定不睡主臥,搬到較小的次臥睡。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購買老宅,專家建議需同時留意樓上樓下的屋況,是否會影響自家居住品質。


看屋看不到、睡過才知道



阿哲買的是一間屋況整理乾淨的50年老宅。看屋時,他檢查了牆壁、天花板、滲漏水、鋼筋外露,也察覺地板和牆面因年代產生些微不平,但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冷氣也是新換的,房仲當時也說沒有問題。



然而冷氣正常運作,並不表示它不會影響別人。



真正的困擾來自「設備運轉時的低頻共振」,樓下冷氣掛在外牆,震動卻出現在樓上。這類噪音不是大聲的敲打聲,而是像懸在空氣裡的一條細線,只要人待久了,就會慢慢攀上你的神經。



白天看屋、燈光明亮、樓下不在家時,都不會聽見。問題只在夜深人靜、樓下開機時,才會完全顯現。它不是屋主刻意隱瞞,也不是房仲不講,而是看屋時的時間、情境本身,使得它根本不會出現。



「有些事情真的要睡過才知道。」阿哲說。



找誰,誰都不理



問題出現後,阿哲先下樓詢問租客,對方卻只說:「我們冷氣正常。」因為那戶是出租,他接著要了屋主的聯繫方式,希望能從源頭解決。但屋主聽完後也沒有要處理的意思,僅表示租客使用正常。



這棟公寓也沒有管委會,他後來甚至打算找里長協助。



事實上,這類老公寓冷氣多半直接掛在牆上,即使設備本身正常,但年代久了,震動容易透過牆面傳到樓上,影響另一戶的居住品質。



驗也驗不出、契約也難保



記者追問阿哲,交屋時沒驗屋?



阿哲坦言,他以為中古屋就是目測確認是否滲漏水、結構有無問題即可,「覺得中古屋好像不會驗這些細微的東西」。



回頭檢查契約,阿哲發現自己更無力。



中古屋普遍採「現況交屋」,噪音與共振這類不穩定、肉眼不可見、且雙方感受差距極大的問題,在實務上都很難歸責。只要設備運作正常,就算影響別人,法律與契約也很難介入。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若樓板隔音不好,樓上小孩蹦蹦跳跳容易造成樓下生活困擾。圖/pexels


住不住,也賣不掉



更麻煩的是,他現在也無法立刻賣房。房子買不到半年,出售會面臨高額稅負,也沒有足夠的頭期款再換下一間。久了,他甚至萌生「把主臥廢掉不用」的念頭。



「如果我們父母要上來過夜,我還要先問樓下租客週末在不在。」他無奈地說。



他後來上網搜尋,發現這類糾紛並不少見。有人投訴環保局,但流程冗長,最後也常因「設備正常」而難以定論。



這並非單一事件,而是整個老屋市場的現實,許多問題看屋時不會出現,卻會在入住後逐漸浮現,並且很難透過購屋流程檢查。



買中古屋如拆盲盒



這次事件之後,阿哲開始重新思考下一次買房時該注意什麼,而老屋帶來的小瑕疵,早已不是最讓他煩惱的事。真正讓他吃苦頭的,是「看屋看不到、入住才知道」的隱形問題。



這不是個案,而是購買中古屋看不見的風險:它不會在看屋時出現,也不會寫進定型化契約裡;然而一旦發生,卻會持續影響生活。這樣的情形,有時候確實很像在拆盲盒,尤其對於感受較敏銳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購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針對自己的需求與在意之處,多做一點功課。



延伸閱讀》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買房失真 2/合約再厚也保不了:屋況書盲區、裝潢陷阱、海砂風險一次看清
買房失真 3/中古屋越漂亮越要驗!看屋期、5%保留款、裝潢暗病全面剖析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買房失真 1/看屋沒聽到、入住吵到爆:中古屋低頻噪音與震動成隱形殺手



最新房產新聞
人氣房產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