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潰壩第6日 光復鄉成「重災核心」17死7失聯93傷

花蓮堰塞湖潰壩第6日 光復鄉成「重災核心」17死7失聯93傷
花蓮光復鄉災情進入第6日,搜救人員持續在重點區域執行搜索任務。(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災情進入第6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8日上午9時最新統計顯示,已造成17人死亡、7人失聯、93人受傷。光復鄉仍為重災核心區域,中央各部會與地方政府持續投入救援行動。

農業部空拍研判指出,潰壩後堰塞湖高度由原先200公尺下切至82公尺,湖區蓄水量僅剩600萬噸,為原本規模的6.6%。但因上游持續有雨水匯入,周邊坡面不穩,災害警戒仍維持紅色等級,隨時可能有二次坍塌與泥流風險。

截至28日上午8時,全台各地消防局、國軍與救災單位已累計動員1925人、630輛車、124艘船艇、96架無人機及32隻搜救犬投入現場。搜救重點區域包括佛祖街、馬鞍溪河段及下游沿岸,持續展開分區搜索。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規劃的重點區域,包括光復鄉佛祖街36巷8號正旺砂石場與佛祖街46巷3號、3-1號,由花蓮縣及高雄市特搜隊前往執行。馬鞍溪河段搜索則從正旺砂石場到花蓮溪出海口分為五區,配合10部空拍機,由陸軍特戰隊、消防署與各縣市特搜人員沿河岸逐步搜索。

收容安置方面,光復鄉已啟動多處安置點,目前共收容558人,另有約428人轉往馬太鞍教會、大進國小、太巴塱教會等地避難。交通部提供「災民安心住,政府幫你付」免費接駁專車,每日提供20輛計程車協助受災民眾往返。

經濟部水利署緊急搶修光復鄉佛祖街一帶受損堤防,已完成首批900公尺圍堰,預計2週內完成第一道防線,3個月內完成加固。國防部投入超過2400名兵力,環境部統計清潔人員已清除逾1萬公噸淤泥,並增設流動廁所至150座防疫病傳播。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