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劣!假冒光復洪災詐取錢財 刑事局獲報11件曝手法

惡劣!假冒光復洪災詐取錢財 刑事局獲報11件曝手法
刑事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曝光11件利用光復洪災,詐取錢財手法。(圖/劉耿豪攝)

[周刊王CTWANT]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發生至今造成19死亡,還有5人失聯,然而刑事局詐欺罪防治中心分析165資料驚見,有不法分子利用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大洪災事故,假借救災名義向民眾詐取錢財,總計共有11件,總財損約62萬餘元,性質相當惡劣。

據了解,先前曾有林口高中學生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假借欲前往光復救災,卻無力負擔來回車票,希望尋求民眾贊助,事後也Po出車票票根,試圖證明已前往光復,竟被發現所謂票根根本就是網路取圖,讓民眾氣得報警,總計騙得7000餘元車資。對此,校方也立即要求學生主動致歉,並全額退回款項。

然而不僅如此,有民眾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願意「免費提供」鏟子超人雨鞋使用,不過需要超人們自負58元的運費,等到被害人私訊交換Line後,再以製作感謝名冊為由,要求對方提供完整銀行卡號進行實名認證,以此騙取人頭帳戶;或是在被害人繳納運費時,將被害人引導至賣貨便平台,以假買家騙賣家形式,指出被害人未有實名制認證等,需進行帳戶驗證,從而要求對方匯款,累計共有8件,詐得約48萬餘元。

另有民眾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台中某教會名義,表示欲前往光復救災,向民眾私下募捐,但民眾捐出10萬元後,卻發現對方直接人間蒸發,怒報警提告;此外,有民眾也表示,網路上有人聲稱願意有償提供運彩分析報告,並將所得全數捐贈給花蓮光復災區,匯款3萬元後驚覺被詐,才得知對方實際目的為引誘民眾匯款交易,詐領災難財。

對此,詐欺犯罪防制中心科長徐子哲指出,這類「假熱情、假善心」詐騙,與過往以高獲利為誘因的詐術不同,而是訴諸公益、關懷與回饋,利用社會共感與人際信任瓦解戒心。警方提醒,真正的公益行為,不會要求填寫完整銀行帳戶、銀行卡號或信用卡號,民眾如欲參與捐款、捐物或救災行動,務必循官方途徑辦理,例如衛福部設立的「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帳號以及花蓮縣政府「馬太鞍溪堰塞湖資訊專區(https://www.hl.gov.tw/ysh/Default.aspx)」;並「使用正確管道」,如四大超商機台或Line Pay「愛心捐款」專區等平臺操作,切勿點擊不明連結或輕信陌生訊息。

最後,刑事局提醒,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措施即將上路,政府不會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取、登入,也不會要求前往ATM或網路銀行進行轉帳操作。民眾應牢記「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四不原則,一切以官方資訊為準。警方將持續透過「165打詐儀錶板」網站(https://165dashboard.tw/)揭露詐騙話術與最新案例,攜手全民強化識詐免疫力,讓詐團無所遁形,守住社會信任的最後防線。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