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縣市攜手清淤重建 為光復鄉學子重拾希望的校園

【互傳媒/記者 高哲偉/花蓮 報導】馬太鞍堰塞湖潰壩,讓花蓮縣光復鄉一夕之間成為泥濘世界,校園與家園皆深陷淤泥。當災難席捲而來,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沒有退縮,而是挺身而出,與時間賽跑,與困難對抗,只為了讓孩子們早日重返熟悉、安全的教室。
在這場與災害搏鬥的過程中,來自北台灣的力量如一股溫暖潮水迅速湧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竹縣政府教育局與宜蘭縣政府教育處,第一時間展開支援,無私投入人力、物力與機具,全力支援光復國中的清淤與復原行動,展現了跨縣市教育夥伴間的堅強連結與深厚情誼。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透過「財團法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認捐清寒學生基金會」實際伸出援手,為光復鄉國中小全體550位學生發放每人2,000元助學金,幫助家庭度過災後艱難時刻。更進一步捐助500萬元,協助災區學校補足教學與行政所需設備,讓教學不中斷、希望不熄滅。
新竹縣政府教育局則迅速動員,媒合2組大型重機具團隊,包含怪手、山貓、斗車、抓斗車與鏟土車等重型設備,馬上進駐光復國中清淤現場。青年事務科更號召18位青年志工,自備高壓清洗機等工具,從10月4日至6日奮戰在校園每一處角落,用汗水與行動寫下最年輕卻最堅定的承諾。
來自宜蘭縣的支援同樣令人動容。教育處協助媒合多部重型機具,迅速投入現場作業,並與新竹縣團隊緊密協作,強化清運效能。各縣市團隊所提供的重機具超過30部,絕大多數在接獲通知當日便完成評估,次日即陸續到位,極大提升災區清理速度,也成為校園重生的堅強後盾。
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機具進一步協助縣內環保局,擴大支援周邊民宅復原工作,廠商全力配合,無一推辭,以實際行動展現社會責任與良善力量。
縣長徐榛蔚表示:「非常感謝臺北市、新竹縣與宜蘭縣教育局處,以及所有民間團體的即時支援,讓光復國中的校園重建得以迅速推進,孩子們也能早日回到溫暖、安全的學習環境。這不只是一次災後援助,更是一次最深刻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親眼見證,什麼是守望相助、什麼是愛的力量。」
在災難面前,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泥水與破碎,更看見了無數雙溫暖的手,正攜手築起孩子們的未來之路。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高哲偉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