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黑面三媽南巡20日進入南市區 考驗市府交通管制能力

【互傳媒/記者 陳祺昌/台南市 報導】黑面三媽11月15日起,自北港朝天宮啟程來到府城,迎來黑面三媽「南都巡歷」(又稱「落府」),走的是清代方志常提到的「北路」,串聯府城內外通道,後來也稱「官道」。值得一提,北港朝天宮公告的路線中,使用「駐蹕」一詞,意指「帝王暫時停留」,也顯現出黑面三媽神聖崇高的地位。同時,從明(20)日起聖駕將從北區進入市區展開為期三天(至22日)中西區、北區及安平區巡歷,屆時將吸引上萬人潮沿途參拜車更為密集,也考驗市府在交通疏導應變能力。
臺南遵循與北港朝天宮的百年傳統,由新營太子宮中壇元帥做先鋒官,自溪北各大聚落一路南進府城。再沿安平、安南、七股、將軍、北門等臨海地區北返,「南都巡歷」總共會經過臺南17個行政區!香路沿途各大聚落都有深厚歷史,是人民長期生活的縮影,更顯現黑面三媽與臺南人民的關係密切。像是洲仔尾(今永康區)、茅港尾(今下營區)、麻豆、佳里、西港等,都曾經因台江一帶地形變化、曾文溪河道變遷,長期有水災、村落防護等需求,使媽祖庇佑也從海上深入地方。
富有文化厚度的大臺南,讓南巡在進城前,就從沿途地名,透露出許多歷史密碼,例如鐵線橋、鹽行、三崁店等。鐵線橋(今新營區)原本是西拉雅族分布區,後來成為臺南與嘉義的重要通道;鹽行(今永康區)是臺江內海一帶的鹽商聚集處;三崁店(今永康區)源自西拉雅族語漢化發音,有魚市、三間店的意思,同時也是進出府城的重要匯集點。
黑面三媽預計明天從小北門(今民德國中附近)進入府城,是今年臺灣府城建城300年的盛事再有一深具歷史意義的行動。除由正覺寺等各方接駕,陸續前往普濟殿、檨仔林朝興宮、祀典大天后宮等,在府城遶境兩天。府城廟宇林立,各自有「廟境」守護範圍,與城牆共同保護居民。而返程路線不是原路折返,還要再往安平、安南、七股、將軍、北門等沿海地區行進,為今年受風雨影響的沿海村落帶來安定與祝福。
對此,市府表示已完成跨局處協調,針對交通疏導、環保清潔與秩序維護等周延規劃,尤其交通管制及疏導計畫,就主要幹道及重要節點實施階段性彈性交通管制,並加強機動警力部署,相關公車班次也將彈性調整,敬請用路人提早改道並留意交通管制資訊。
- 記者:互傳媒/記者 陳祺昌
- 更多社會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