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大國際處辦理鹿港之旅 用台灣軟實力 激發外籍師生留台

雲科大國際處辦理鹿港之旅 用台灣軟實力 激發外籍師生留台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際事務處將於11月20日舉辦「王功生態文化之旅」,特別邀請外籍師生一同出發,透過五感親身體驗彰化沿海最在地漁村風情。這趟由國際處精心策劃的一日行程,從鹿港老街出發,深入王功漁港潮間帶,強調「文化融合源自彼此了解」,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師生藉由挖掘牡蠣、品嚐炭烤海鮮與漫步古街,真正「活進」台灣最道地的漁村日常。

國際事務處國際交流組組長黃宥婷副教授表示:「在全球化時代,文化交流不再是書本上的知識,再者,很多外籍師生來台灣多年,卻只認識便利商店與夜市。我們希望這次活動讓他們彎下腰、沾滿泥、聞到海風的鹹味、吃到第一口現烤牡蠣時那種『原來台灣是這樣的!』的震撼,這才是最真實的文化相遇,讓外籍師生從五感出發,理解台灣的海洋精神與社區連結。」

為讓外籍師生無語言障礙地深入理解台灣文化,此次特別商請文化局派出專業「古蹟英文解說員」全程陪同。從鹿港天后宮的雕樑畫棟、紅磚巷的歷史故事,到王功潮間帶的牡蠣養殖與濕地生態,都由官方認證的英文導覽員以流利英語細膩講解,讓每位外籍師生都能「聽懂、看懂、感動」。來自馬來西亞僑生說:「聞到線香味時,突然覺得跟家鄉有著某種相似的心安。」對首次來台灣的巴基斯坦籍學生來說,過去他對台灣的印象停留在高科技與珍珠奶茶;印尼學生則笑說活在相同是島國的自己連海都很少下水。這次他們將搭乘傳說中的「海牛」採蚵車,赤腳踏進黑泥灘,用手挖出還在噴水的新鮮牡蠣,再看著它被架上炭火滋滋作響,冒出海的香氣。越南籍學生更興奮地表示:「我已經準備好弄髒衣服了!在越南我們吃海鮮,但從來沒有自己從海裡拿出來烤,這太酷了!」國際處特別強調,這不是走馬看花的觀光行程,而是「讓身體記住台灣」的文化課。從海牛車的顛簸、潮間帶的軟泥吸腳感、現挖牡蠣的冰涼觸感,到炭火瞬間鎖住的海味,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外籍師生:「台灣的文化,不是博物館裡的標本,而是還在呼吸、還在冒煙、還在笑鬧的日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作為台灣頂尖科技大學,長期在國際學術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此次活動不僅是文化交流,更是一次對台灣「環境教育」與「在地精神」的深度探索。國際事務處深信,頂尖的科技教育需要深厚的文化土壤滋養。這次活動不僅是文化之旅,更是向外籍師生展示台灣最珍貴的軟實力-熱情、堅韌、重視每一位國際朋友的用心。這是台灣最寶貴的軟實力,衷心期盼這份深刻的文化連結,能激發他們未來繼續留台深耕的意願,成為台灣走向世界的重要夥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