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重創七股西寮里 志工搶修屋頂聾啞夫妻終露笑顏

丹娜絲颱風重創七股西寮里 志工搶修屋頂聾啞夫妻終露笑顏

【記者 丁倩/台南 報導】受到丹娜絲颱風侵襲,台南七股區西寮里成為重災區之一,當地多為獨居長者或老老相依家庭,災後亟需協助。來自高雄的慈濟修繕團隊近日深入當地展開援修行動,7月21日,特別為一對聾啞夫妻進行屋頂修繕,歷經三天終告完成,屋主陳先生開心拍手稱讚「讚讚讚」,感動人心。

行動雜貨車老闆王先生一見志工抵達,立刻熱情迎接並表示感恩:「這麼熱的天氣,大家自費自假做志工,真的辛苦了!」他還主動捐出掃把作為支持,「幫不上大忙,算是盡一點心意。」在現場,志工貼心以手語與陳姓聾啞夫妻互動,傳達關懷與鼓勵。志工鄭貴美問:「幫你蓋房子高興嗎?」夫妻倆連連點頭,臉上堆滿笑容。志工潘機利則說明,本次修繕優先針對獨居長者、兩老相依、身障與弱勢家庭,「這一戶夫妻剛好雙重條件,都屬於急需修繕的個案,由里長提報後迅速安排進場。」

此次颱風除帶來強風,還造成西寮地區海水倒灌,許多住家屋頂被掀、鐵皮四散。志工宗樺指出,從空拍畫面可以清楚看到整排屋頂遭吹毀,損失慘重。修繕過程中,工人頂著烈日爬上屋頂,小心固定浪板。志工陳文雄說:「屋頂坡度斜,要站穩再慢慢一塊塊施作,才能確保安全與品質。」志工與工人前後接力,從清除磚塊、搬運材料到鋪設浪板,歷經三日終於完成任務,夫妻倆總算能安居避風,感動落淚。

災後互助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志工制度能否永續?這場修繕行動讓人看見台灣最可貴的人情味。志工自費自假投身第一線、雜貨車老闆主動捐掃把相挺、鄉親出面致謝,這一幕幕都是「人間菩薩」最真實的寫照。

然而,也必須思考:在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弱勢戶數量不減反增的情況下,光靠民間自發援助是否足夠?政府應思考如何建立更具制度化的「災後即時修繕機制」,並強化與民間團體的協力模式。同時,也可考慮推動志工回饋制度、社區培力計畫,讓志願精神得以延續而非燃燒殆盡。因為,當災難來臨,不只需要修好屋頂,更需要撐起一個有溫度、能自我修復的社會。(圖/翻攝自網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